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5 22:03: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项王已约,乃引兵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汉王曰:“善。”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注]城父、舒、六等为地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引兵而东归解,涣散,松弛
B.楚兵食尽罢,通“疲”,疲惫
C.以舒屠六,九江兵举,“尽”的意思
D.歌数阕,美人之和,应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诸侯皆附?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B.至固陵,信、越之兵不会?秦王还柱
c.楚兵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D.不能,事未可知也?哙带剑拥盾入军门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良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②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
③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④大司马周殷叛楚
⑤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⑥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⑥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2分)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4分)
(2)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4分)
(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 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得,占领;是何,为什么;之,这么)(各1分 大意1分)
(2)项羽唱了好几遍,美人(虞姬)随着歌声应和起来。项王掉了几道眼泪,身边的侍从也跟着掉眼泪,没有谁能够抬起头来看他。 (阕、和、莫各1分,大意1分。)
(3)你进去,走上前给他们祝酒,祝过酒,请求剑舞,借机将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若入前、为寿、因各1分,大意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举”的意思应为“发动”。
小题2: 均为副词,“将要”之意。
小题3:A项:“他这样做是为免遭士大夫的怨恨”有误。B项:是给自己买了一口棺材,而不是给妻子。D项:“但皇帝没有同意”。
小题4: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得,占领;是何,为什么;之,这么(2) “阕”: 量词,歌曲或词,一首为一;“和”: 应和 ;“莫”:没有(谁、人)。(3)“若入前” 你进去,走上前;“为寿” 给他们祝酒;“因”:趁机。
【参考译文】
项王已经(和汉王)订立约定,就领着人马解围而去,回到东方去。
汉王也想撤兵西归,张良、陈平劝他说:“汉已据天下的大半,诸侯又都归附于汉。而楚军已兵疲粮尽,这正是上天亡楚之时。不如索性趁此机会把它消灭。如果现在放走项羽而不打他,这就是所谓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汉王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汉五年(前202),汉王追赶项王到阳夏南边,让部队驻扎下来,并和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好日期会合,共同攻打楚军。汉军到达固陵,而韩信、彭越的部队没有来会合。楚军攻打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汉王又逃回营垒,掘深壕沟坚守。汉王问张良道:“诸侯不遵守约定,怎么办?”张良回答说:“楚军快被打垮了,韩信和彭越还没有得到分封的地盘,所以,他们不来是很自然的。君王如果能和他们共分天下,就可以让他们立刻前来。如果不能,形势就难以预料了。君王如果把从陈县以东到海滨一带地方都给韩信,把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地方给彭越;使他们各自为自己而战,楚军就容易打败了。”汉王说:“好。”于是派出使者告诉韩信、彭越说:“你们跟汉王合力击楚,打败楚军之后,从陈县往东至海滨一带地方给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方给彭相国。”使者到达之后,韩信、彭越都说:“我们今天就带兵出发。”于是韩信从齐国起行,刘贾的部队从寿春和他同时进发,屠戮了城父,到达垓下。大司马周殷叛离楚王,以舒县的兵力屠戮了六县,发动九江兵力,随同刘贾、彭越一起会师在垓下,逼向项王。
  项羽驻扎军队垒营壁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军队把项王围了好几层。夜晚,汉军四面都唱著楚国地方的民歌,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都已经攻占了楚地吗?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项羽于是夜里起来,在军帐中喝酒。有个美人叫虞,受到项王宠爱,经常跟在身边;有匹骏马叫骓,经常骑着它。于是项羽就悲伤地唱着歌,情绪愤激高昂,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能怎么办呢?虞姬啊虞姬我该怎么办?”唱了好几遍,虞姬也应和著他一起唱。项羽眼泪落下来好几行,身边的侍卫也都流淌著眼泪,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随旅进道”是难点,“旅”指旅客,“进”字的基本意义是“前进”,文中与“道”相联系,应该理解为“上路”。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中的难点在“先其将归”。在阅读材料上下文中的意思是“在他将要回去之前”,指胡质帐下都督想赶在胡威回家之前去预先迎候他。C项中的难点一是“阴”表示暗中;二是“资装”表示“准备盘缠”;三是“要”字,原义是“中途拦截”,指半道上截住某人。本题则选用了更能表示帐下都督心理的“迎候”一词。这一选项是本题中最难的选项。D项中“因”当“于是,就”讲,“向”当“先前”讲,“遣”当“送走”讲。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5分)
下列文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对颜渊的评价,也有颜渊对孔子的评价。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①。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史记·孔子世家·陈蔡之厄②》
【注释】①匪兕匪虎,率彼旷野: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它却徘徊在旷野中。②陈蔡之厄: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之间被人围困于荒野中,情势危险,粮食也断绝了,有弟子对孔子的政治主张产生了怀疑。
小题1:颜渊死时,孔子为什么发出了“噫!天丧予!天丧予!”的恸哭,你认为孔子如此悲伤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上述语段回答)(3分)
小题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们能从孔子称赞颜回的这句话中读出一条对今天有益的启示吗?请简述。(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颜回安贫乐道(第一则);颜回好学(第五则);颜回最能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人生理想。(第二则与陈蔡之厄)
小题1:(2分)参考答案:人生有自我的精神追求,清苦的生活也会自有情味;现代的生活充满了太多的诱惑,在物欲面前,保持心理的安宁、安详,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真正的快乐不以物质的富足为必要条件,快乐的本源来自精神的追求。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读全文,从文章中找答案,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光绪二年秋八月,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过焉。既望,与莼斋游于州南之狼山。
  山多古松,桂、桧、柏数百株,倚山为寺,寺错树间。最上为支云塔,危居山巅,万景毕纳。迤下若萃景楼及准提、福慧诸庵,亦绝幽夐。所至僧舍、房廊屈曲,左右苍翠环合,远绝尘境。侧身回瞩,江海荡天,近在户牖。隔江昭文、常熟诸山,青出林际蔚然。时秋殷中,海气正白,怒涛西上,皓若素霓,灭没隐见。余与莼斋顾而乐之。
  狼山,淮扬以东雄特胜处也。江水自氓蜀经昊楚行万里,至是灏溔渺莽,与海合会。山川控引,界绝华戎,天地之所设险,王公以是慎固,古今豪杰之士之所睥睨而筹也。
  昔阮籍遭晋室之乱,作《咏怀诗》以见志;登广武山,叹悼时之无人。今余与莼斋幸值兹世,寇乱殄息,区内无事,蕃夷绝域,约结坚明,中外以恬熙相庆。深忧长计,复奚以为?
  余又益槁枯朽钝,为时屏弃。独思遗外身世,捐去万事,徜徉于兹山之上,荫茂树而撷涧芳;临望山海,慨然凭吊千载之兴亡;左挟书册,右持酒杯,啸歌偃仰,以终其身。人世是非理乱,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飘风,于先生乎何有哉?
  归书而为之记。(选自清·张裕钊《游狼山记》)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黎莼斋管榷务通州,余焉——过:经过
B.狼山,淮扬以东雄特处也——胜:优美
C.寇乱息,区内无事——殄:消灭,灭亡
D.独思遗外身世,去万事——捐:抛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袁枚
  ①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②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③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④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⑤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⑥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罗浮:山名,在广东博罗县境内东江之滨。
1、解释下列加粗字。
(1)而游者皆日中_______________
(2)可箕踞,可偃仰_______________
(3)不观瀑之娱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得从容观(本文)——夫夷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B、当时建此亭者,仙乎!(本文)——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师说》)
C、公爱,何不记之(本文)——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鸿门宴》)
D、一以僧(本文)——较秦之所得,战胜而得者。(《六国论》)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1)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②段作者写“天台”“雁宕”“匡庐”“罗浮”“青田之石门”等瀑布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概述飞泉亭的与众不同之处。(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同“曝”,曝晒 (2)安闲舒畅地躺卧(安居)(3)想到,料想
2、B
3、(1)不一会儿,又有拄着拐杖的声音从云中传来,原来是老僧怀远,抱着一尺左右的诗集,来求我作序。
  (2)寺庙怎么能飞呢?只有哪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
4、说明这些瀑布未尝不奇,因为无亭而无法从容地观览,衬托出下文飞泉亭的惬意。(意对即可)
5、亭有奇树遮阳;厅内开窗可以观览瀑布的奇妙,关窗可以听瀑布的声音,在几席上赏玩瀑布;亭内可以自由休憩,水声、鸟声、棋声、松声齐奏,妙不可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