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5 22:05: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与例句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欲洁其身 A.填然鼓之 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C.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饭蔬食,饮水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例句中的“洁”与B项中的“食”都是使动用法。A句中“鼓”名词活用动词;C句中“耻”意动用法,“恶衣恶食”活用动词;D项,饭,名词活用作动词,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点评:活用就是灵活运用,是指原属某一词类的词,在一个具体的句子中,临时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而当离开这个特定的上下文之后,这个词也就不再具有另一个词的语法功能了。可见,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词类活用的关键所在就是它的临时性充当。当然,了解词类活用对人们学习古代汉语的确有很大的帮助,对学习文言文也有很多的指导意义。学习文言文也一样应该立足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这样我们才能对古汉语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已经渐渐步入贫富十分悬殊的社会阶段了,我并不怀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见之明,但是我们的社会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没有我们远古祖先圣人说的那样傲视全球,我们的民族是自私的典范。 B.虽然“邮政普遍服务”有明确的定义,也由于各成员国的发展程度不同、邮政体制不同,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以及在 具体的实施上也不一样。 C.在找到合适的重组方案之前,我们觉得“一动不如一静”,可以采取明确搁置重组的办法,避免不要干扰电信运营商的正常运作;我们期待相关各方能够群策群力,通过建设性地探讨协作,形成更好的决策安排。 D.同样的遭遇也发生在不少人的身上,在我们接到的观众短信和电话当中,每天都会有近1/5的问题涉及到像武汉新田、湖北林枫一类的品牌。而在我们前几期节目中,这些名字也同样被专家提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贫富十分悬殊”属语言赘余,应该删去“十分”,因为“悬殊”即差距大,已有表程度的意思;B缺少呼应的连词,句间关系不清。应该将“也”改为“但是”,在“在对这一问题”的前面加上“因此”;C不合逻辑,“避免”和“不要”双重否定不当,应该删去“不要”)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的长句改为短句。 (我们所要的理论家是什么理论家呢?)我们要的是能够依据马恩列斯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的解释历史与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说明的理论家。
参考答案::我们要的是这样的理论家:他们能够依据马恩列斯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的解释历史与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能够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种问题上给予科学的解释,给予理论说明。
本题解析:首先用“提取主干法”把长句的主干成分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其次将复杂的修饰语根据表达的意思化成几个短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 ,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 ,其志洁,_________ ;其行廉,_________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老子》)
参考答案:(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举类迩而见义远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经济唯房地产马首是瞻,而房地产“挟天子以令诸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无奈地承认“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 B.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另一大软肋就是企业已存在的各个系统软件各行其事,难以融合,竞争力不强。 C.“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败下风。”一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抱怨。的确,如果不是去年教育部旧话重提,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大学语文的存在。 D.现今的新闻记者在深入采访时,可能会揭露一些阴暗面,但他们针贬时弊是因为他们热爱社会,是为了促进社会改良,而非有其他不轨图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应为“各行其是”,C项应为“甘拜下风”,D项应为“针砭时弊”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