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25 22:09: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消防工作,我们一定要曲突徙薪,切不可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导致灾祸的发生。
B.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用词也运斤成风,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C.前一段时间,多家消费品巨头欲掀起的涨价潮,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在发改委介入调查后半途而废
D.当年他独闯深圳,身无长物,是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创下这份家业的。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披星带月 认识肤浅 酒中掺水
B.耳濡目染含辛如苦迫不及待
C.寒暄客套良秀不齐掷地有声
D.冒大不韪喧宾夺主敲诈勒索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憾一愁莫展按捺不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抉择厉厉在目妄自菲薄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C.萦绕至高无尚恪尽职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急躁汗流浃背废寝忘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语言运用题  根据文意,补写出相关内容。(每句不超过10个字)
“舌尖”即舌之尖端,味觉细胞多集中在舌尖。片名《舌尖上的中国》指用味觉来体验一个国家,新颖而独特。这里的“舌尖上”指代美食或品味美食。例如:“舌尖上的快乐”,指____;“舌尖上的未来”,描述的是____;“舌尖上的浪费”,是指责浪费食物的现象。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舌尖上”指代的意义范围扩大,有时会由食物转向语言、言论,如“别让调节收入分配成为‘舌尖上的方案’”,说的是__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题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①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5分)
答:                                                                  
②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5分)
答: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