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25 22:13: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从不       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②近年来,国家相继       了《教育法》、《教师法》。
③在古生物研究上,老教授奋斗       ,硕果累累。
A.隐讳制定终生
B.隐晦制定终身
C.隐讳制订终身
D.隐晦制订终生



2、语言运用题  楹联又称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是一种对偶文学。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请你为母校(张贴处自定)拟写一幅楹联,以彰显学校特色、增添学习气氛。(5分)
要求:①张贴处自定,填写在横线上。②内容符合情境、思想健康。③形式符合楹联要求,字数以恰当为宜。④语言可严肃庄重亦可诙谐幽默。⑤鼓励创新。
?楹联
上联:?
下联:?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B.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C.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D.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



4、单选题  选出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
A.债券佝偻伛偻粗糙
B.剖析澎湃瞻养瞻望
C.轻佻挑剔抨击蜕化
D.兑现狡黠肖像讥诮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关于我国夕阳产业现状和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发展趋势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图表一        图表二
(1)图表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表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辨识字形》高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