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25 22:16: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失街亭》中的两处人物描写,请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对加点词语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4分)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2010年广告招标活动已尘埃落定,总金额达58亿多元;
保洁公司以3.49亿元蝉联了央视广告标王的宝座。
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
服自己。
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D.仅“十一”当天平板电视就卖出千余台,电脑销售近3000多台,冰箱、洗衣机

近8000台,手机卖出万余部。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从呀呀学语到初识句读,他从曲径通幽绿树蓊郁红荷映日的朗润园走出了绚丽人生的第一步。
B.感恩,大都是一种自发式的觉悟。觉悟是一种幸运的突破,若无点拨,也许会一辈子蒙敝在黑暗混沌的世界中。
C.只要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的文化就一定会展现出异彩纷呈、共同繁荣的灿烂前景。
D.钱谦益的诗歌造诣确实达到了近代不可逾越的高度,但当一个人被历史唾弃后,哪怕他有再美的文字,也会为人所不耻的。



4、单选题  选出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责任面前,几个人互相(   ),谁也不愿主动承担。
A.推让
B.谦让
C.推委
D.推诿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石门村的这个方塘,大概有上百年历史了。青石砌岸,铸铁围栏,古柳环保,古色古香,历经风雨而不摧。微风乍起,______________,也算是村中一景。方塘汇聚了来自大山的涓涓细流丰丰盈盈地储满了全村人的希望,一年到头,养育着小村子干渴的喉咙
小题1: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
答: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小题2: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兴起一阵波澜
B.涟漪泛起
C.一池碧水泛起涟漪
D.吹皱一池碧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