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5 22:18: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说,朝鲜人民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进攻和防御手段的、坚不可摧的革命武装力量。
B.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警告菲律宾公民切勿到中国旅游或出差,携带任何违禁药品,否则将可能遭受严重惩罚。
C.组织实施好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定位的长效制度建设,更是应对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急、应变措施。
D.文化节组委会的负责同志介绍了文化节的有关情况,并就汶上文化节的筹备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刻/ 告/盛躯/脑
B.付/渣身//屏
C.木/按临/染/
D.罪/言/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基本题型为:一是字音正选题;二是字音错选题;三是音形整合辨识题;四是音形义的整合辨识题。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nè/nà,bīn/pín ,jiān/jiàn; A 项juān/juàn,fù,qiào/ké;B项:zǐ,jī/chái,bǐng;D项:qiān,zhēn,jìn/jīn。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牲醴暴躁博物馆晴天碧落
B.桌帏炮烙护生符色彩斑斓
C.炫耀清皙气吁吁窸窸窣窣
D.戏谑渎罪吊脚楼漫不经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护生符—护身符;C项:清皙—清晰;D项:渎罪—赎罪。
点评:形成错别字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字义、词义理解不正确。形、音、义的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关系入手。因此,要正确识记汉字字形,应在学习中做到字不离词,以义正字,以词正字。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汉字往往形成特定的意义,需要相应的意义“对号入座”,因而“明义”是记忆字形最重要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给“社会福利”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5个字)。(6分)
这里所讲的“社会福利”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社会福利是指采取一定的社会措施,包括增加就业机会,保障劳动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提供医疗保健、提供社会服务、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等等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


参考答案:(6分)社会福利是改善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措施。


本题解析:必须是单句,否则零分。“社会福利是社会措施”2分,“改善”2分,“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2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近现代革命策源地。
A.风流人物
B.沧海桑田
C.脍炙人口
D.众望所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与希望归向某人,不能用来修饰“策源地”。A项风流人物: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B项沧海桑田: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C项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