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5 22:24: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他们的童年,都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
  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想说,我要皮鞋。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说:“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于是我心里一动,改口说:“妈,我要布鞋好了。”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双皮鞋给了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也从此学会了撒谎。以后,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东西,我都不择手段,直到我进了监狱。
  而富商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只芒果,一只大些一只小些,我一看那只大芒果,很好吃的样子,我非常想要。妈妈问我,你想要哪一只?我想说,我要大的,可是弟弟抢先说:“我要大的!”于是我就跟妈妈说:“妈妈,我和弟弟都是你的孩子,我们应该通过比赛决定谁得到那只大芒果,因为我也想要大的。”于是我和弟弟开始比赛,我们把家门外的木柴分成两堆,谁先劈好谁就有权得到大芒果,最后,我赢了。以后,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东西,我都会努力争取第一,因为我知道努力,就能得到奖赏。
  皮鞋与芒果,两种迥然的人生。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作文,共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这句名言的含义相信你一定很清楚。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它所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这使我想起抗“非典”英雄、两院院士钟南山的一句话: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请以“换一朵水仙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要求:根据上述文字,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夤夜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人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
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射出万只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我的双眼!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此时,朝阳、白帆、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与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又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人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在近年高考中成为一统天下的形势,我们平时作文训练中自然应该以这类作文为主导。材料作文,要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意义,选准写作角度构思立意。本题以“仰望”为核心,指出,仰望“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这些都是仰望的意义,也表明了立意的三个角度。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或从几方面加以阐述。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作文
请以“今夜星光灿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40分)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宿构和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今夜星光灿烂”要注意“星光”的含义,可以写亲情,可以写友情,也可以写和平。如: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中划过一颗流星,我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小心愿,愿世界永远和平!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