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2017-08-25 22:36: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枯萎凋残 令人疼心 一清二楚 雏菊
B.目瞪口呆 不可思益 毛骨悚然 沼泽
C.不寒而粟 目光呆滞 天气晴朗 甜蜜
D.难以想象 回顾良久 思绪万千 踉跄



2、语言运用题  仿下例讲一幽默故事。要求:动物要改换,对话的句式要近似。(5分)
示例:熊猫问超市门口站着的袋鼠:“怎么不进去啊?”
“保安不让进,他们说商场规定要先存包。”
答:?
?



3、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实甫是唐代戏曲作家,《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
B.《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论”指“编纂”,“语”指“言论”。
D.司马迁,西汉时期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部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单选题  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对日益剧增的外在压力,国内航空公司积极“迎战”,除了大量增加出境航线外,还将集中拓展国内旅游市场,提前下调暑期旺季机票。
B.随着中国互联网进入到快速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已经取代网络广告,成为推动该产业继续增长的新动力。
C.每个人都是正负能量的结合体,在关键时刻能作出善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取决于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
D.开放带动战略不仅带动产业结构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且有力支撑了本地经济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了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们将无权嘲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B.只是隔着窗子,看那飘落的雪花、落寞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秃的树枝上的寒鸦?
C.文学作品有了和时代脉搏同跳、和时代精神共振的情感,就会产生震憾人心的力量。
D.另外六只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