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25 22:53: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小题1: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小题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登东皋以舒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
?▲?,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小题4: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他山之石,?▲?。(《诗经》)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小题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小题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关雎》)
小题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3、多选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女神》中的长诗《凤凰涅磐》中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隐喻了“五四”青年敢于毁弃旧我、自我革新的创造精神。
B.《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交易”,这一人生信条将人情视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暴露了他的丑恶灵魂。
C.《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都爱上了美丽淳朴的翠翠,天保通过走马路表达心意,傩送通过走车路表明心迹。天保自知唱歌不敌傩送,于是离开了茶峒,淹死在茨滩。
D.宝玉挨打后,黛玉、宝钗二人态度各异。黛玉送来药丸,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说了半句又忙咽住;宝钗抽抽噎噎地说,“你可都改了吧”。 E.《家》常常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描写人物,人物之间也构成对照,如觉新与觉慧是一个比较,几位女性——梅、鸣凤、瑞珏、琴之间也是一个比较,在比较中突显了人物的性格和全书的主题。



4、阅读题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每空1分,共8分)
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江山如画,?
⑵四十三年,??
⑶莫道不销魂,??
⑷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⑸今两虎共斗?。吾所以为此者,?



5、单选题  《红楼梦》的异名下列哪两个不是?(  )(  )
A.《石头记》
B.《风月宝鉴》
C.《太虚幻境》
D.《金玉良缘》 E.《金陵十二钗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