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七)
2017-08-25 23:00: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1)其志洁,故其称物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兵车行》将批评的矛头大胆地直指天子,表达了怒不可遏的激愤抗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的英雄曹操、周郎,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短暂的感叹。



2、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屈原
小题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苏轼
小题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李商隐
小题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李白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杂说(四)》)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多选题  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问他天下谁是英雄。刘备列举的很多人名字均被曹操否定。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刘备依附曹操,闻言惊得手中匙箸落于地下,幸得雷声大作,刘备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B.“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
C.《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多脍灸人口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赚城斩车胄”等。
D.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火烧赤壁”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E.三国演义既注意了历史真实的原貌,又不受历史人物、事件的限制,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加工,使情节丰富,人物更典型。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