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25 23:11: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处填上一个结论性的句子。(不超过25字)
  我国自古就有讲辩习学的传统。欧美现代学校也大多采用讲解、讨论、辩论的教学方式,因为口语往往是思维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在训练思维,而思维训练正是所有科目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目前虽然一些学校和教师能主动运用或开展口语教学。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课程和训练教材,没有规定的课时和考核要求,这在许多学校还只能随教师和学生的爱好而自发追求,谈不上系统培养,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题  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陵墓——______  富态——______ ?
土豆——______  天空——______ 
默诵——______  头部——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自制力的强弱与葡萄糖的消耗过多有较为直接的关系。如果你感觉自己血糖水平偏低时,不妨找点热量比较低的零食吃吃,比如说一小把蓝莓或者果仁。
B.电子机票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必须面对面的购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这必将给代理人市场乃至航空销售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变化。
C.这些中学中的百年名校都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办学经验,但在今天这些美誉远播的中学名校仍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声誉。
D.在别人享受肤浅的快乐或无端自寻烦恼的时候,苏格拉底渐渐地把整个希腊的精神智慧之美都装进了他那看上去肥硕不堪的身躯,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大师。



4、语言运用题  刘洋总结自己近三次语文考试得分情况后列了一个表格,他带着表格去向安老师请教。下面是他们对话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对话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对话情境和表格内容,话言通顺得体,每处最多不超过30字。(5分)

考考查点(该题总分)
第一次得分
第二次得分
第三次得分
得分率总评
社社科文阅读(9分)
9 9分
0 0分
9 9分
6767%
诗诗歌鉴赏 (8分)
5 5分
6 6分
4 4分
6262%
语语言文字运用题(12分)
1 10分
1111分
1110分
8686%
作作文(60分)
4 48分
5151分
4449分
8282%
刘洋:           ①                    。
安老师:是刘洋啊,快进来。拿来我看看。
安老师:刘洋,你这个表做得很清楚,从表上来看,    ②                     。
刘洋:我觉得这两方面都还有提高的空间,可是我并没有在这些上面多花时间啊。
安老师:学习可不仅仅是花时间多少的问题,要多揣摩其中的规律。   ③          。
刘洋:我觉得有时候在这方面挺有把握的,真没想到那一次这个题却全都做错了。
安老师:偶然性中有必然,                   ④          ,但那不是你的真正问题。
刘洋: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5、阅读题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之怀抱,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