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25 23:24: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是对本专题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C.《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一生的友谊为基础,所以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使用了“思想家”“巨人”“科学巨匠”“革命家”等,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超越客观评价的敬仰与悼念。
D.《我有一个梦想》中作者将《宪法》、《独立宣言》和《解放黑奴宣言》作为自己的依据,抨击了美国社会对待黑人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中去,为黑人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2、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
A.卡西莫多救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她安置在钟楼里。一天晚上,克洛德溜进了爱斯梅拉达住的小屋欲行非礼,吉卜赛女郎高声呼救。卡西莫多再一次救下她。教士把卡西莫多踢倒在地,冲下了楼梯,他重复着那句要命的话:“你逃不出我的手心!"?(《巴黎圣母院》) B、克洛德要求爱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作出抉择遭到拒绝。把她抱在怀里,亲吻她,又遭到反抗。他把她交给隐修女看管而后找来了军警。(《巴黎圣母院》)
C.一天早晨,爱斯梅拉达在屋顶上看到弗比斯十分激动,卡西莫多心里也很高兴,为爱斯梅拉达去找弗比斯却无功而返,而爱斯梅拉达却责怪他。从那天起,他不再到她的小屋来,但送给她一只狗做伴,并冒着生命危险打破了让爱斯梅拉达害怕的一个雕像,还唱歌给她听。(《巴黎圣母院》)
D.卡西莫多得知爱斯梅拉达爱弗比斯,主动请求帮爱斯梅拉达找弗比斯。卡西莫多找到弗比斯,求他去见爱斯梅拉达。弗比斯虽然很想见爱斯梅拉达,可是实在脱不开身,卡西莫多只得无功而返。(《巴黎圣母院》)
E.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弗罗洛和卡西莫多劫持。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巴黎圣母院》)



3、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8分)
小题1:?,则远怨矣。
小题2:岁寒,?
小题3:欲速则不达,?
小题4: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
小题5:?,则无败事。
小题6:不义而富且贵,?
小题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小题8:?,不舍昼夜。



4、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共8分)
小题1:??,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小题2:挟飞仙以遨游,??,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3:未尝不临文嗟悼,???,齐彭殇为妄作。
小题4:但为君故,???,食野之苹。
小题5:白露横江,??,凌万顷之茫然。



5、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  
(1)《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失街亭后,用哪几件事来严明军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有这样的描写:“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该处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幻梦?他的幻梦是怎样破灭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