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25 23:45: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填空。
1.汉字属于____文字,形体是____字,汉字是____的结合体。
2.汉字形体演变过程是:甲骨文→____→____→____→____→____→行书。


参考答案:1.表意  方块  音形义
2.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角(?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强(qiǎng)勉强(qiáng)强大(jiàng)倔强
角(jiǎo)墙角(jué)角色
屏(bīng)屏营(píng)屏幕(bǐng)屏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B.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次运动的倡导者,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持摈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C.赫尔曼·黑塞,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D.老舍,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是一位“京味儿”很浓的作家,如《骆驼祥子》、《茶馆》等小说,都是用北京话写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茶馆》是戏剧作品。作家作品容易混,在记忆时作者的国别代表作品要记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也是记忆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13·原创)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摩娑 橘子洲 躁动不安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B.寒暄 吊角楼 自鸣得意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厮打 俱乐部 归根结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朔漠 绿茵场 礼上往来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娑—挲;B.角—脚;D.上—尚。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窗临湖开着,满眼波光,???????。这一切构成了一帧夏晚的佳作,充满了幽闲与静穆的味儿。
①近处水浅的地方长着浓密的芦苇
②这时常有三两归巢的水鸟展着乌黑的翅膀从水面剪过
③远处可以望见琼岛上的白塔和湖里的倒影
④村隔岸的晚云分外绯红
⑤芦苇深处时有青蛙出没,在水面打着一个个水圈儿
⑥近黄昏,四周的暮色深了
A.⑥②④①⑤③
B.⑥④②③①⑤
C.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①⑤⑥④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给出的引导句可以断定,本小节文字是一段景色描写。按照我们日常对景色描写的理解,描写一定有一个很清晰的顺序,这个顺序可以是空间的,也可以是时间的,当然,从逻辑上看,也能是虚实结合的(逻辑顺序)。被选择的6个小句子,我们看到有“远处”“近处”字样,那么,我们遵循一般的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所以先选择③,在①和⑤两个句子的位置关系上,我们很容易比较出,应该先选择①,因为,如果⑤紧接在后面,则表明这句是远处的景色,而这句中“芦苇深处有青蛙出没”显然不是作者能从远处看到的。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两个小节点:一是知道写景的顺序,二是推断情节、场景的合理性。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