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25 23:48: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请选出填入下列诗句中的最具有表现力的词。
(1)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____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A.都 B.尽 C.全 D.悉
(2)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____影。(张先《天仙子》)
A.弄 B.留 C.戏 D.重
(3)曾____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A.随 B.迎 C.逐 D.与
(4)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____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A.含 B.系 C.满 D.诉
(5)泉声咽危石,日色____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A.照 B.浸 C.绕 D.冷



2、其他题  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
小题1:子曰:“夫仁者,??,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小题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小题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小题4:?,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作品成功塑造了周朴园这个典型形象,他的专横暴戾,冷酷无情,不仅
造成周萍与蘩漪畸形反抗的乱伦关系,而且也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幻想。
B.《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作了不同回答,公西华很奇怪,孔子
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求性格退缩,所以激励他,而由勇于作为,所以让他有所节制。这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C.《阿Q正传》是《呐喊》中的一篇小说,也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以“精神胜利法”为基本
性格特征的阿Q,成为了中国人精神缺陷和性格弱点的典型代表,他的不幸遭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整个民族苦难历史的写照。
D.《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玉缘》《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 小说以宝黛爱情为主线,塑造了

众多人物形象。其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人物,除了宝黛二人外,还有丫鬟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就是晴雯的判词。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小题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小题5: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小题6: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小题7: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小题8: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5、语言运用题  简述题。(100 字左右)
(1)据史载,旧时广东一带的少女,二人或多人结为异性姐妹者,称为结“金兰契”,请简述钗黛“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通灵金莺微露意”,莺儿的一句话兆出了“金玉良缘”之说,请简述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