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2017-09-24 04:32: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垣(yuán)墙? 逡(qūn)巡? 渐(jiàn)车惟裳? 明诏(zhāo)大号
B.愆(yǎn)期? 驰骋(chéng)? 何时可掇(duō)? 将(qiāng)子无怒
C.纤(qiān)细? 赍(jī)钱? 周公吐哺(pǔ)? 体无咎(jiù)言
D.湮(yān)没? 伶俜(pīng)? 譬(pì)如朝露? 接踵(zhǒng)而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渐jiān 诏zhào 愆qiān 纤xiān 哺bǔ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出色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站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所决定的。
D.文化也如同生命物种,只要保存不同的文化基因,只要多重文化节互相交流融合,才更有生命力,才能永远充满活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B.“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
C.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
D.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  
B.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
C.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  
D.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


参考答案:D(2分)


本题解析: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不仅  还 递进关系 高雅与审美情趣搭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歌,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序”“赋”“记”“表”等都是文章体裁名称,其中“序”也叫 “前言”,列于卷首,附于卷末的文字叫“后记”或“跋”。
E.“壬戌之秋”,“壬戌”是古 代干支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日。“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是“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