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4 04:33: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爱国学者。他在著作《日知录》中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写照。2013年7月15日是顾炎武诞辰400周年纪念日,其家乡昆山发起了网上纪念活动。请你在网上留言,表达颂扬和纪念之意。要求:仿照对联的形式写两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要求严格对仗。不超过40个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示例:
1.著文章,播真理,鞠躬尽瘁,真正学问泰斗;挽狂澜,救国家,死而后已,岂止一介匹夫?
2.为民族而奔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天下为己任,殚精竭虑,名垂史册。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的要求很明确:仿照对联的形式写两句话,上下句字数相同,运用对偶,不超过40个字。内容上要表达颂扬和纪念之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稳健成熟,他们以无所不为的精神和为民造福的情怀,勇挑中国发展重担,充分展示了深邃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领导水平。
B.自从火车站通了公交车,这里长期以来一直就是公交车安营扎寨的地方,到现在少说也有快40年了。
C.法国电视一台提醒,不要忘记印度洋海啸救灾中的教训。当时因各援助机构间缺乏协调,通往灾区的道路因被物资、人员运输堵塞而走投无路,影响救灾效率。
D.我们认为,日方应该改变这种扭曲心理,摆正自己位置,习惯并接受别国合理合法的军事活动。否则,他们只能深陷所谓灰色地带这种顾影自怜、自说自话的误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项,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感情色彩不对。B项,安营扎寨:原指军队架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运用对象错。C项,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望文生义。D项,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我们谨向那些积极参与的科学家和两院院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C.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批改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D.进入夏季以来,该市场的猪肉销售量急剧下降,相对春季度,猪肉销售量下降了一倍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B项语义重复,表意不明,“科学家”和“两院院士”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院士中绝大部分都是科学家;C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才是最佳途径”多余;D,“下降”不能和“一倍”连用。)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具体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适中(度)”交往。(意对即可)
2.首先,交往的对象要有选择,当以“仁”为标准;其次,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自我(主体)的独立性,坚持原则,不能放弃自我意志而依附于人;交往既要诚实,也要适度,避免自讨没趣。(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A.淘汰割据莫谈国事共商国事
B.撑腰津贴兵慌马乱尽善尽美
C.计较耽误老气横秋别出新裁
D.抱怨含糊随机应变惊惶失措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事-是B 慌-荒C新-心)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