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9-24 04:36: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上下文,扩写画横线的语句,扩写的部分要能分别突出语段的表意重点。
? 伴着夕阳的余晖,我和老作家下山了。①回到了那棵海棠树下。老作家告诉我,春天这棵树开花,②秋天这棵树结果。你要来的是时候,就会亲眼看到。③看着他的神情,我想到,这棵树不正是他的写照吗?他已写出16部长篇小说,100余部中篇小说,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别里科夫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其精神薪火相传,当今有的人因循守旧,不思创新,抵制新思想,排斥新事物。
B.个别游客对在名胜古迹上题字不以为意,乱涂乱画,影响自己形象不说,还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不少负面评价。
C.现如今,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肉蛋奶早已经不是奢侈品了,回想过去朝不虑夕的生活,真叫人骄傲。
D.邻居家的小女孩身姿婀娜,面如傅粉,气质绝佳,多思善辩,被选中做今年五一节目支持人,我们也跟着高兴。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近日,北京市有关部门通告:从2009年4月11日至2010年4月10日,社会车辆继续试行交通管理措施,按车牌尾号每周一日高峰时段停驶(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除外)。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来社会各方关注。政府称限行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空气质量,据报道称85%的市民支持此项措施。但也有部分市民反对,认为限行带来了交通出行的不便,一些专家还指出此项措施侵害了公民的相关权益。
  你对这一措施怎么看?请表明观点,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尽孝是一生都要掂记的功课,是细节,是温情。常回家看看,不是回家         (cèng)饭,不是买几包营养品,也不是面无表情地走形式,而是让老人住在心里。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答: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答: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____。
(2)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___学习外语呢?
(3)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