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4 04:45: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两组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一组:1.范仲淹《灵乌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世界人权宣言》: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第二组:1.中国古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网言网语:网络谣言危害甚广,造谣传谣不是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客观表达。
      3.生活现象: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口干了,舌头也疲劳了,可就是没人听;公鸡黎明按时啼叫,人们听到它的叫声后,就开始了新的一天。
  同学们,在当今这个言论自由度很大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言论”?请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认识、体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之旅,充满无限风光而又密布艰难险阻。也许你已万事俱备,整装待发,启动人生漫漫之旅,但别忘了,背起品位的行囊。
品位像一位喜欢耳提面命、嘱咐叮咛的慈母,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人生的第一信条——抉择。波兰有句谚语:“有两种生活,要么燃烧,要么腐烂。”关键在于自身的选择。有了品位,才能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增值自我,充实人生。
品位又像一位谆谆告诫、循循善诱的贤父,时刻在身边指导你:生活中要拿得起放得下,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不获世人之浊秽,不随波逐流。 
请以“品位”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品位”这个话题的难点在于“品位”的含义的理解。考生如果能够对其汉一作楚与众不同的解释或是标新立异的解说,可以得到有创意的发展等级分。例如:认得品位不由人的外貌、地位、金钱决定,而由他的修养、心地等决定。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材料一) 1988年7月,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主题是《21世纪的挑战和期望》。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回到2500年前去,从孔子的思想中寻找智慧。”
(材料二)《论语》摘录: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须写议论文。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文体明确,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此为中心作文。
材料一强调“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回到2500年前去,从孔子的思想中寻找智慧。”孔子的智慧很丰富,可写作的空间很大。
接着材料二为考生提供了具体的写作方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通俗解释就是“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这样,立意就出来了。
立意提示:
①人活一世不能仅满足于物质追求,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②为人处事方面,要认真务实,不夸夸其谈。
③个人修养方面,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向善、从善。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几位动物学家在一起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数小时后得出一致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它们的形体构造都是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刚宣布完这一结果,就有一群大黄蜂飞过。动物学家们见此情景,面面相觑。于是,他们就抓了一只大黄蜂,去请教一位物理学家。物理学家看着大黄蜂肥胖笨拙的身体和短小的翅膀,研究了半天,困惑地摇着头,说:“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这些专家研究了一整天,还没有得出答案。吃饭的时候,又提到这个问题。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位工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大黄蜂必须飞起来,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装满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本身,说“这是一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哲思类材料作文,材料往往具有隐喻性特征,不直接说明道理,一般借用生活中的日常事例,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寓深刻的道理。
材料通过玻璃杯装填不同物质,引起人污染对于玻璃杯自身的忽视,引导人们思考,人类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等带有低价色彩的欲望、物质享受、过于计较,从而变得失去人生的方向,以至于完全失去自我。写作时,可从多方面入手:
思路一:从回归原先纯真、质朴的自我、本我来看,可以立意:做最初的自己,因到本来的我。
思路二:从回归自我的图径看,可以立意:人生要淡泊宁静、给自己一片心灵天空不要让心灵遭受蒙蔽等。
思路三:从寻找“变得不是自己”的原因立意:放弃诱惑欲念、澄清心灵等。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一词多义》..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