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相催,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寄托词人思亲之情。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末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实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之景,虚写与妻子在一起温馨快乐生活的梦境,二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意对即可)
(2)末两句描写了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的塞外冬夜天的苍茫景象,以健笔写柔情,烘托出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小题1:首联中最能突出梅花特点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作简析。(4分)
小题2:诗中的梅花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独"和“尽”。 百花凋谢,只有梅花独自鲜艳美丽,在小园中占尽风情韵致。 “独”、 “尽”二字,突出了梅独特的生活环境,独有的天姿国色、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韵。
小题1: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梅花“独暄妍”、“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引来“霜禽”和“粉蝶”, 表现诗人清高、孤傲、遗世独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雅情趣。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诗眼。只有抓住诗眼才能把握住诗歌的情感。众芳摇落,而梅花独自开。小园风情占尽,可见一独一尽,尽显诗人对梅的喜爱之情。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很明显诗人借凌寒独自开的梅表达自己的洁身自好的情感。答题时要结合诗中的语句写出诗人的形象,再点出其所表达的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小?园
黎 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小题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物形象特点。(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窥”字运用拟人手法(2分),反客为主,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2分)。
小题2: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的象征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4分。点出诗人形象得2分,能结合“幽竹”、“寒花”、“新月”、“新霜”等景物分析得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之练字艺术理解。诗歌第二句不说小园中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者小园中的景物,小园之景物富有魅力可以概见。“窥”字把“山光”写活了,化静为动,以物拟人,得其意态,传其神情,与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2:从诗意上看,前半部分以炼字炼句胜,后半部分以意境胜,注重整体效果,不求一字之奇,一句之巧。“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新月:初三初四之月;新霜:凉秋九月之薄霜,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那幽竹静立亭亭,显示出诗人劲节高风;那凌霜傲放的秋菊,以其风骨与诗人引为知己主动送来盈袖的馨香;那皎洁无暇的一弯新月,诗人一片冰心。这位无意仕进,宁愿以作书画、授蒙童,清贫自守的岭南诗人,此时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名的胸次,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构成了孤清高洁的意境。前半幅诗中有画,这后半幅画中有人,写出了诗人的品节风骨。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归雁
钱起①
潇湘②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③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①钱起:唐朝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仕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此诗作于任中。②潇湘:此处指湘江。③二十五弦:指瑟,传说湘江女神湘灵善鼓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1)联系诗句简答:诗人看见归雁产生了哪些想象和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必细致区分“联想”“想象”概念)诗人从归雁联想到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从湘江联想到湘江女神并想象了她在月夜下鼓瑟,由瑟声联想到凄凉哀怨的乡思,想象到大雁不忍再听下去,飞回北方。(意对即可)
(2)诗人借写充满客愁、羁思难耐,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的旅雁(寄托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或思乡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寄黄几度
[宋]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 [注]①黄庭坚(1045-1105):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这里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1)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蕴涵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比(对照、映衬)手法。前一句写当年在桃李春风中痛快地饮酒畅谈,后一句写一别十年,只有每天挑灯夜读时才彼此深情地想念。这样写充分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
(2)开头两句,表达山水阻隔、不能相见的无奈,颔联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对友人的思念,颈联尽显对黄几度的赞许、期待,尾联则既有对黄几度的同情,也有对友人仕宦生涯乃至诗人自身政治命运的哀怨。(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