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八)
2017-09-24 05:28: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白居易 《琵琶行》
(2)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4)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5)地崩山摧壮士死,?
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
(6)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7)万里悲秋常作客,???,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8)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


参考答案: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官盛则近谀
(3)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4)金就砺则利
(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可以横绝峨眉巅
(6)只是当时已惘然
(7)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8)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长句改写为3个短句。要求:不改变句子意思,句子要通顺。
  朝鲜拥护和平全国委员会发言人2日在平壤发表了指责韩国和美国执意谋求反朝对抗和侵朝战争,毫不关心北南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及和平问题的谈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朝鲜拥护和平全国委员会发言人2日在平壤发表了谈话。
(2)指责韩国和美国执意谋求反朝对抗和侵朝战争。
(3)指责韩国和美国毫不关心北南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及和平问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B.学校要求,从周一到周五,每名同学都要着装校服。
C.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D.在市级示范中学授牌仪式上我们有一份光荣与自豪是无法形容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给“功能性文盲”下一个定义,并请从政府和个人角度分别给“功能性扫盲”提一点建议。(5分)
9月8日是第43个“国际扫盲日”。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代化生活设施日益增多,人们无论是否受过教育,都有可能沦为“功能性文盲”。“功能性扫盲”与“基础性扫盲”同样重要。
据了解,“功能性文盲”已成为所有国家的严重问题,我国也普遍存在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功能性文盲”现象。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不主动探求新知识,导致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进而影响生存和发展。
“功能性文盲”指的是?▲?
政府:?▲?
个人:?▲?


参考答案:
“功能性文盲”指的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1分),不能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1分),从而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人(1分)。
(1)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功能性扫盲”。(1分)
(2)每个人建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把更新知识作为日常的自发行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