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4 05:45: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踟蹰(zhī zhú)踯躅(zhí zhú)羽扇纶(guān)巾舞榭(xiè)歌台
B.桀骜(áo)浸渍(zé)长歌当(dàng)哭殒(y?n)身不恤
C.歆(xīn)羡牡蛎(lì)铿(kēng)然有声旧时栏楯(sh?n)
D.修葺(jì)缇(tí)骑逡(qūn)巡畏义徂徕(cú lái)如画



2、单选题  以下各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意,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
B.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C.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
D.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3、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官(tāo)
视(chēn)

烟眉(juàn)


丽服(guàn)
B.造(chì)
(wéi)
美人(gū)
懂顽童(měng)
C.盛(fù)
黼黻(fǔfú)
圈(lào)
无礼(dàn)
D.洋(lì)
(zhuàn)
彝(wěi)
根祸胎(niè)



4、语言运用题  “从善如流”这个成语出自下面的历史故事。请你说出在这个故事中,“从善如流”中的“善”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为了防御楚国,它和晋国签订了盟约。
2.结盟第二年,楚国发兵进犯郑国。晋国有约在先,便派栾书带兵救援。晋军途中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
3.晋国大将赵同和赵括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下令进兵。



4.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三人不同意,说:“楚军已经撤退,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了。”栾书认为他们讲得有道理。
5.多数人不以为然,劝说栾书:“只有三个人不主张打,可见想打的人占多数,您为什么不参考多数人的意见呢?”
6.栾书说:“知庄子他们三个人虽然是少数,但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听他们的意见,难道不对吗?”旋即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5、语言运用题  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50字。(4分)
示例:翻开《史记》,项羽说:“英雄要有胸怀。虽然我刚愎自用,但当我无视范增高举的玉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