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2017-09-24 05:48: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渗漉? 修茸? 万籁有声? 桂影斑驳
B.湮没? 佯狂? 慷慨得志? 赠镒美显
C.南麓? 石罅? 绛皓驳色? 辱人贱行
D.龙蟠? 疏密? 尔卜尔噬? 遏其生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茸-葺? B.镒-谥? D.噬—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拔(zhuó)?
(sǔn)
(jí)
(yàng)怏不乐
B.熟(rěn)
(yǐ)逦
(zī)须
(zài)歌载舞
C.(bū)慢
(dāo)陪
(zǐ)
命运多(chuǎn)
D.(tān)塌
(zhú)舻
(bǐ)邻
(líng)两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殷荆州吏,荆州奔亡,存亡未判,何颜复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今者死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成功与失败,都是上天注定的,我应该和他同生死。(判断句式1分,“当”1分,句子通顺1分)
(2)我是殷荆州的属官,荆州逃亡了,生死还未定,我有什么脸面来请罪(道歉)!(省略成分补出1分,“判”“谢”各1分,大意对1分)
(3)我对你很好,你为什么背离我?现在你死期到了!(“相”1分,“见负”1分,句子通顺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清江中学将在2013年9月8日上午8:30在学校礼堂举行100周年校庆活动,届时,将请知名校友、著名的教育专家和社会学家李晓波教授作主题为“学习与成才”的专题讲座。下面是该校高二(6)班的吴正海同学为学校起草的一封邀请函,请你把邀请函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4分)
邀请函
尊敬的李晓波教授:
为庆祝学校成立100周年,学校将在校庆日2013年9月8日举行系列大型庆祝活动;其中,       A         。       B     !
     C      
2013年6月22日


参考答案:A.我们最为期盼的是能够聆听到您关于“学习与成才”的精彩报告(或:您关于“学习与成才”的精彩报告是我们最为期盼的)(2分)B.衷心希望得到您的支持!(1分)  C.清江中学(1分)(共4分)


本题解析:邀请函是书面语言,首先一定要得体,符合语境的要求,还要简明、准确;由于是填空,必须考虑连贯的因素。当然,文体知识也要注意,署名一定要准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你以“累了,倦了”为开头写一段话。(15分)
要求:(1)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写出人物心情的变化;(2)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写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累了,倦了,那就歇歇吧,我想。初秋阴霾的天空,如一片沉寂的海,无声无息地横亘在我的面前。我像一叶孤帆,在这片海上盲目地行驶着,满目凄凉和无助。远方,一阵轻灵如水的琴声,悠远从容地牵着我的思绪,飘摇着,一波,一波,荡过来,又荡过去,由远而近,由近至远。这时,一阵秋风扫过,树叶飒飒作响,却没有黄叶飘然而落。笔直的树干仿佛是精神矍铄的老人,依然挺立在前方,即使风烛残年,也依然精神不倒。我忽然明白了,累了,倦了,本是人生的常态,我们可以因为疲惫而作短暂的停歇,但过后,仍要扬帆远航,因为这是人生的使命。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景物描写,辅以抒情,修辞手法可用比喻、拟人等,不能以“累了,倦了”开头或不是顺着这句写下去的,只能得7分以下;景物描写、心情变化、写作角度、修辞手法每少一项扣3分;每少10字扣1分。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