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9-24 05:57: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3分)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作“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关键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参考答案:(1)吸碳 (2)“略施魔法” (3)光合作用


本题解析:①读题,明确题干要求以及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本题题干要求就是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就是碳链式反应。②整体把握段落,区分句间关系,划分层次。本段落共有5句话,其中第1句话指出了说明的中心——科学家发现了碳链式反应。再根据表示过程的“开始”“接着”“最终”三个词语,把其余的4句话分为三层,其中3、4句为一层,第2句、第5句各为一层。
③筛选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根据上述分析,提取的关键词是表示过程的,因此可以确定第1个层次与“开始”相对应的核心动词是“吸碳”,第2个层次与“接着”相对应的核心动词是“略施魔法”,第3层次与“最终”相对应的核心词是“光合作用”,由此可得出三个关键性词语。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句子,使内容相对,句式一致。(6分)
江南文化与西北文化是特色迥异的两大体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齿的才女,西北文化则是粗犷豁达、驰骋沙场的武将;比之以季节,若江南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之以宋词,若江南文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文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 大红大绿、丰硕饱满的金秋 缠绵悱恻、婉约柔美的柳词 铿锵雄浑、高亢豪放的苏词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答对1点得1分,四点全对加2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馋言 鲨鱼 爆竹 蹒跚
B.应酬 寒喧 阜盛 桅杆
C.聘礼 船桨 炮烙 攀缘
D.簇拥 牌匾 笑餍 靛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馋—谗,B、喧—暄,D、餍—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是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
B.苏轼身处党争不休的北宋中期,人生道路曲折艰辛。但我们读苏轼的诗文,却很少见到他怨天尤人的哀叹,而总能感受到那种达观旷放的情怀。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由巽门进入青云塔内,一眼就看见石壁上刻着“青云直上”四个大字,似乎是在祝愿登塔人步步高升。这巧妙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B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C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D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3·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D.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尤其”“更”重复赘余,去掉一个。C“执行……工作”搭配不当,“工作”改为“任务”。D“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杂糅,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鹗续作这一说法”,另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