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4 05:57: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题大庾岭北驿①?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①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小题1:“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往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2分)“南飞雁”和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凉处境。(2分)
小题1:颈联实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黄昏到来,江潮初落,水面静寂,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2分)尾联转入诗人的想象: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故乡,虽然见不到故乡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2分)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意象的作用,“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往南飞,而要往北返回,为了写人流放途中的凄凉。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考点,本诗情致凄婉,绵长不断,诗人怀乡之情已经升发到最高点,然而却收得含吐不露。宋人沈义父说:“以景结情最好”,“含有余不尽之意”。(《乐府指迷》)这一联恰好如此,诗人没有接续上文去写实景,而是拓开一笔,写了想象,虚拟一段情景来关合全诗。这样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令人神驰遐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雨 晴
[宋]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小题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5分)
小题2:“卧看星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卧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杜诗通过写秋夜凉意袭人,蜡烛闪烁着微光,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表达了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寂寞凄凉。
小题2:本诗首联颔联通过写雨后天晴景象,营造了清新不失生机的氛围,颈联写雨后天气凉爽可安稳入睡,急切地搜觅佳词丽句来回报自然美景,尾联写今宵美景即使无人共赏,诗人也会独自尽兴卧看天明,表达作者雨过天晴的喜悦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


本题解析:首先应准确审题,题目问的是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而不是只是那两句略有不同的诗句。回答时既要说出两首诗“表情达意”的方式与技巧,又要准确答出二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卜算子?咏梅
毛 泽 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坐,只有香如故。
小题1:请找出能显示两位词人思想境界的词句分别是什么?(2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词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毛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分)
陆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分)
小题2:相同点:两首词都表现出梅花不与百花争春,甘愿自己经风着雨,也要保持高尚品德的优秀品质。(2分)不同点:毛词表现了与群芳同春,积极向上的思想(2分);陆词则流露出寂寞无奈、孤芳自赏的心态(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毛词: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尽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也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
陆词: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乃托物言志之作.借咏梅自咏,诗人备受当权者贬抑压制,迫害,报国无门,尽忠无路,宁粉身碎骨而矢志不移,虽化尘泥而香如故的高风亮节,借梅花而咏出。
小题2:毛泽东的词写出了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而陆游的梅花则是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嫉妒恨。毛泽东的梅花笑,陆游的梅花愁,一个孤傲地总是零落成泥也保持着自己的芬芳,一个亲和地告知春天的到来。陆游的词哀怨、颓唐、隐逸,毛泽东的词则透露着喜悦和自信。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本词上片叙写了哪些场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两句的写景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末句中“无影”二字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佳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赛龙舟,荡秋千,踏青;营造了热闹、欢快的气氛。(意对即可)
(2)写作特点:视听结合,第一句写视觉,第二句写听觉(或: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对比);情景交融(或:融情于景;寓情于景)。景的特点:清静。
(3)答案一:末句写出了月光下杨花飘落无影无踪,以动衬静,写出了热闹归于平静,最终恬淡清明的意境。
   答案二:写出了月光下,杨花飘落,没有影子,显出月光的清明(或:清朗;如梦似幻),以动衬静,表现了恬淡清明的意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小题1: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样呼应题目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窈窕”一方面形容春风,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给人的美好感受;另一方面形容蘼芜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姿态,使之如在目前。(2分)“绿”字本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变绿的过程,烘托了诗人旅途中愉快的心情。(2分)?
小题2: 前两句以“飞泉”暗指“山高陡峭”,以“春风窈窕”衬托“行”的轻松愉快;后两句中“山田”点明“山行”即将结束,一路听鸟鸣说明“山行”的美好感受。(2分)诗人借景抒情,前两句写自然山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后两句写农家之乐,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清人姚范这首写景之作,何等鲜活洒脱,韵味独特。尤其是次句将本是形容少女形体的“窈窕”一词,用得既新且奇。至于到底是春风窈窕还是蘼芜窈窕,则又妙在尽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作者用“窈窕”一词形容春风,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草儿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美好姿态。“绿”则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变绿的过程,突出了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小题2:前两句作者先写以“飞泉”暗指“山高陡峭”。第两句用新奇生动的“窈窕”和“绿”写出了春风给人的美好感受来源:www.91exam.org和高兴的心情,突出了行在山中感受到的自然美。后两句诗人借景抒情,看山田秧,听鹧鸪鸟鸣,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农家的乐趣,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前后层意紧密相连,先写景后抒情,给人以诗意的美,令人欣赏,令人体悟。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