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4 06:05: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7分)
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题1:结合全诗,说说首联“空”字的作用和内涵。(3分)
小题2:简要分析颔联和颈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统摄全诗。内涵:①“空”意为山中数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似乎无人。②“空”气清新,“空”山实质是远离官场的世外桃源。③万事皆“空”,不为俗世所困扰。
小题1:①托物言志:明月、清泉、竹、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②以动衬静:月光透过松林,洒在琤瑽的清流之上,富有诗情画意;流水之声反衬出幽静的环境,烘托了作者宁静的心境。 ③借事抒情:借对农家朴实生活的描绘——洗衣女晚归,渔夫夜捕鱼,寄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首先回答“空”字的内涵(此处内涵不唯一),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回答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首先答出手法“托物言志”“ 以动衬静”“ 借事抒情”,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得出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1)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境界?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情?(3分)


参考答案:
(1)前三句写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景物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弥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或引出下文)。
(2)最后一联是说友人归去当及新年,而自己却不能回去。此联一方面表现了诗人的自伤怅惘之意,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念友之情(或因友人归去逢新年的欣慰之情)。


本题解析:这是有关诗歌的鉴赏考点。诗歌鉴赏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文学鉴赏活动,可以综合表现鉴赏者的文学素养和语言感悟能力。这里所谓的鉴赏其实是一种直觉式的语言感受的反映,所选的诗歌也应是比较明确的。主要考查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品析具体语言,学生能初步把握,激发联想,抓住关键,涵咏品析。教学时对所选诗歌进行自主感受、品味,注重整体把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感受诗歌所提供的意境;抓住一些明显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做一些品析和表述。(1)这里前三句写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景物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弥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2)最后一联是说友人归去当及新年,而自己却不能回去。此联一方面表现了诗人的自伤怅惘之意,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念友之情。


本题难度:简单



3、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为了防止曹操陷害,刘备行韬晦之计。一日,曹操忽请刘备饮酒。两人煮酒对饮,展开论英雄的对话。曹操在对刘备所指的英雄一一否决之后,指称天下唯有刘备才是真英雄。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刘备忙借惧雷来掩饰失惊的情状,由此解除曹操的疑惑。
B.刑台上的卡西莫多嚎叫道:“给水喝!”他叫了三遍,人们扔向他的却是在阴沟里浸过的抹布、破瓦罐和石头。爱斯梅拉达走上刑台给卡西莫多送水解渴。所有民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连声叫好。
C.元妃省亲,让众姐妹各选一匾题一诗。宝玉独占四首,宝玉作了三首,宝钗见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便帮他作了,让宝玉抄袭,元妃看了喜之不尽,因此把“浣葛山庄”名改为“蘅芜苑”。
D.鲁肃再次前往索荆州又不成。周瑜大怒,想借取西川而夺荆州,被孔明识破。周瑜非但夺不到荆州,还遭蜀军四路围杀,气得大叫一声,旧疮复发,坠于马下。又被诸葛亮来信点明不能去取西川的原因,于是周瑜口吐鲜血,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天下唯有刘备才是真英雄”应是“自己和刘备是真英雄”;C、“宝钗”应为“黛玉”,“蘅芜苑”应为“稻香村”。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了解文学名著的能力。
点评:个人认为本题型值得借鉴推广。在现今的高考制度下,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将阅读名著广泛地推广开来,而这种题型并不难,只要考生阅读过就能答出来,操作性强。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磷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前两句是如何写紫牡丹的?这跟写白牡丹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句中诗人用一“别”字引出盛开的白牡丹,这样写好在哪里?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通过写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侧面描写出紫牡丹花外之盛、之美。
(2)一个“别”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番景象,一动一静,一热—冷的对照显出白牡丹皎洁的形象。(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①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金谷②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1)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出色,请你指出笛声描写的主要艺术手法并概括笛声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两句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此诗运用夸张修辞,夸写笛声穿云振林,树叶尽落和蕴涵千秋万古之浓情来表现笛声强烈高亢、悲伤沉郁。(或:此诗二联描写音乐效果声振叶落,从侧面表现笛声的高亢强烈;三联则正面描摹,笛声中蕴涵的感情悲伤沉郁)
(2)在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萋萋秋草让人产生无限惆怅之情,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样照耀着过去在北方所住的楼房。七、八两句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家国之思的沉痛、孤寂之情。(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