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常识》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9-24 06:08:5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评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家》中造成鸣凤之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鸣凤内心深爱着觉慧,她希望能够永远与他厮守在一起,但是她知道他们之间隔着一堵不能推倒的墙。(《家》)
B.他终于看到纵队的前列从这条街进入广场,不一会,一大群人便挤满广场。但除了知道这是一群人以外,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正是因为加西莫多看不清楚广场上的情况,才误以为他们是来加害爱斯梅拉达的。所以,当那一大群人靠近圣母院时,加西莫多便拼死抵抗。(《巴黎圣母院》)
C.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
D.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女管家用了六百个鸡蛋把他的身体调养好了。他从邻居参孙·加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堂·吉诃德》)
E.统拜别。至江边,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唬得庞统魂飞魄散。赤壁之战前,孙刘联军计划火烧赤壁,庞统受命往曹营献连环计,没想到在前往曹营途中,巧遇徐庶,被徐庶道破机关。《三国演义》



2、单选题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散文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已具浓厚的文学色彩,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的繁盛,更增加了散文的文采。
B.唐代韩柳倡导古文运动,推动了散文的繁荣和发展,但宋代散文衰落,没有名作名家,到明清散文创作才有所恢复再趋繁盛。
C.中国现代散文是在继承古代散文传统和接受外国散文影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家们在题材、形式、风格上作了大量有益探索,产生了许多传世佳作。
D.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样式,它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等。



3、单选题  “字字写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哪两本小说?
A.《水游》和《聊斋志异》
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4、单选题  指出名字只是某类人物代称的一项
A.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B.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5、单选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
B.辞,是一种议论性的赋体,一般要押韵,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
C.归去来:意谓在尘世与田园间往返、选择。
D.陶渊明与王羲之都属东晋人,前者晚于后者。二人生活经历有颇多不同。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