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4 06:09: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对《大卫科波菲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狄更斯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不少地方都取材于自己亲历的生活,被人们认为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
B.在一次继父用鞭子打大卫的时候,大卫把他的手咬伤了。他把大卫监禁了五天,之后又送到一所寄宿学校。逃离了继父的魔爪,大卫在这所学校里过得很快乐。
C.佩葛蒂先生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丽和海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D.大卫结束毕业旅行之后回到伦敦,选择了律师职业。姨婆拿出自己的积蓄为他在律师事务所里谋了个见习生的职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 大卫在学校里过得并不快乐,而是受尽了屈辱和摧残。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参考答案:困于心 衡于虑
塞上燕脂凝夜紫 霜重鼓寒声不起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殷浩,字深源,陈郡长平人也。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与叔父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参考答案: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本题断句的关键为,注意相对衬的句式,例如:则辞屈与则融胜,将莅官而梦棺与将得财而梦粪,只要区别开这些句子,将得一半分,难点是浩由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这句较长,注意它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和名句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3)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参考答案:(1)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⑵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⑶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