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9-24 06:16: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默写名言名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
(1)群臣吏民,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
  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__________________,朝如青丝暮成雪。
  __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_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题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酾酒临江。 (苏轼《赤壁赋》)
(3)?,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4)?,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5)对曰:“小信未孚,?。?(《左传》《曹刿论战》
(6)?,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诸葛亮《出师表》)



3、阅读题  (1)文以载道,立德立人,中国古代散文十分注重传统精神的弘扬熏陶,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韩愈《师说》)“?,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这些思想观念至今仍能陶冶性情,滋养灵魂。
(2)英国戏剧家、诗人?创作的《?》《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并称“四大悲剧”。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小题1:?,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小题2:?,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小题3:?,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小题4: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
小题5:风之积也不厚,?。(《逍遥游》)



5、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100字左右)。
堂吉诃德是怎样赢得了出游以来的第一次胜利的?请简要叙述这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