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9-24 06:42: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合作小组协力攻关,无暇他顾。有人却趁机大肆侵吞攻关成果,坐收渔人之利
B.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有些学生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本的钻研,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C.本文五、六两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狗尾续貂之感。
D.在各式各样的制假贩假活动中,食品造假当仁不让地排在首位,这对百姓的生活和生命安全直接造成了危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考生必须掌握常见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能具有一定的推断成语在特定环境下运用的能力。A项“渔人之利”比喻第三者利用双方的矛盾冲突而取得的利益。C项“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D项“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参考答案:示例: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化的题目,图是构思框架,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在框架中主要是准备活动和实施过程,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先作哪些准备,然后进行哪些活动,涵盖框架途中的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提防(dī)亲眷(juàn)珠玑(jī)鳏寡孤独(ɡuān)
B.伺候(shì)缜密(zhěn)谂知(shěn)阿谀逢迎(yū )
C.埋怨(mán )栖迟(qī)樯橹(qiáng)繁文缛节(rù)
D.自诩(xǔ)吝啬(lìn sè )纶巾(ɡuān)刎颈之交(wě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伺候cì阿谀奉迎y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面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市今年将扩大北湖新区的建设力度,把它建为一个集行政、办公、旅游、度假、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B.全国扫黄打非办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大整治、打击力度,坚持把抓源头、抓大案作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手段侦破网络^色 情犯罪案件。
C.到这里之前,一定要好好地了解和读懂清史,否则不好好了解和读懂清史,你只能看到那些不说话的建筑,却无法真正地理解冰冷下火热的历史。
D.专家认为,造成不少中年男性严重脱发,一是血液循环中男性激素缺乏或失调,二是化学物品对毛囊造成严重伤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便(biàn)宜新正(zhèng)撕打逡巡沸反盈天
B.畏葸(sī) 翠幄(wò) 旋涡严然不经之谈
C.惫(bèi)懒炮 烙遐想蹙缩 少不更(gēng)事
D.症(zhèng)结间(jiàn)或敕免聒噪锲而不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