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段新闻,概括其主要内容,并针对这一新闻给予50字左右的点评。(5分)
杭外学生一天有多少时间可以拿来读课外书?从杭外校办,我拿到一张学生每日作息时间表,初一到高三学生全部住校,学生从周一到周五,在校的每一天都安排得密密实实,满满当当。经过了解,杭外学生在校读课外书的时间主要来自三大块:中午、下午放学后和晚自习——这也是他们最充裕的三大块时间。吃饭和运动占去一部分,剩下就几乎只有两个内容,做作业,或者读课外书。多数学生一天下来,作业花一个小时左右,看书也是一个小时左右。读课外书的时间一天不到半小时或者超过1个半小时的,都蛮少。
参考答案:主要内容:杭外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基本能保证在一小时左右。(2分)
点评:现今中学生知识面狭窄一些师生及家长的理由是没有阅读时间,然而杭外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却能保证在一小时左右令人深思。
本题解析:本题分两部分,一是概括主要内容,一是写出新闻点评。“概括文段主要内容”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就要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注,重点词语可参照:“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如何”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来寻找。)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本题所给文段的重点句在倒数第二句“多数学生一天下来,作业花一个小时左右,看书也是一个小时左右”,根据这个句子,答案不难得出。写新闻点评就是要针对新闻中的具体事件,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意见,是非分明,切中要害。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句子序号。(4分)
鲁迅的智慧深深为我们叹服,他懂得避祸保全却不 ,他善于经营生计却不 ,他迎来送往却不 ,嬉笑怒骂却不 。他善于发现 ,也善于推翻 。
玩世油滑 ②敷衍虚伪 ③促狭卑琐 ④龟缩苟活⑤你司空见惯的常理 ⑥你闻所未闻的真相
参考答案:④③②①⑥⑤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文中的提示句子,即可得出相关语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2)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千呼万唤始出来,?。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猗(yǐ)郁
平仄(zè)
萧(xiāo)索
脉脉(mò)含情
B.敛裾(jù)
房檩(lǐn)
细腻(nì)
乘彼垝垣(yuán)
C.乍(zhà)看
恪(kè)守
攘诟(gòu)
河水汤汤(shāng)
D.独处(chù)
参差(cī)
相勖(xù)
匪我愆(qiān)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我们要学习各个国家的长处,就是和自己民族政见不一致的国家也应该对话与沟通,增进了解,学习其长处。
B.我们每天急匆匆地跟在一件事的后面,追逐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奔赴一个别人成功过的目标,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在别人嚼剩的残渣中寻觅零星的营养。
C.儒商,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的伦理新风,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D.绕城公路在重庆线网中起放射作用,进出重庆的交通更加畅通,将极大地加强东部与西部的交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介词残缺,在“就是”后加上“跟”。C主谓不搭配,D暗换主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