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理解、分析文言句段》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4 06:45: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重为乡党所笑 
②子非三闾大夫与 
③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④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⑤声闻邻国 
⑥其制稍异于前 
⑦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⑧遂去,不复与言 
⑨此小大之辩也 
⑩彼且奚适也
A.①②/③⑤/④⑥/⑦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④/②⑨/③⑥/⑤⑧/⑦/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课内语句翻译。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了。
(2)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五亩大的住宅场地,把桑树 种植在它的上面,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用丝织品做的衣服了。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饮到泉水。
3、韩、魏二君王于是与张孟谈暗中谋划,和他商定(举事)日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令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
(1)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而且你梦中变成鸟便振翅直飞蓝天,你梦中变成鱼便摇尾潜入深渊。
(2)不知道今天我们说话的人,算是醒悟的人呢,还是做梦的人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选自《宋史》)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水方生,发舟百艘,进团山下/稍:稍微
B.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之/祀:祭拜
C.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易/辟:通“避”,躲避
D.贵战已困,出于不,杀伤殆尽/?意,料想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 )
①贵先登,顺殿之
②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
③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④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
⑤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
⑥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
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
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新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
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C
3.B
4.(1)张顺张贵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
  (2)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