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9-24 06:52: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因”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当一项是【?】
因①能授官,不以②门第取人,且不因③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④。其常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A.①连词,可译为因为
B.②动词,可译为沿袭
C.③名词,可译为原因
D.④介词,可译为趁着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日本自卫队在有关军事用语上玩弄文字游戏,刻意有别于国际上通行的用语,目的是______其军事性、战斗性。
②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_______,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③联合国是______主权国家______能参加的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A.掩盖 奏效 只要/就
B.掩饰 奏效 只有/才
C.掩盖 生效 只有/才
D.掩饰 生效 只要/就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①令秦武阳为副 ②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
B.①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②夏无且其所奉药囊提轲
C.①今太子迟,请辞决矣 ②得赵人徐夫人匕首
D.①太子闻之,驰往,伏尸哭 ②今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4、单选题  下列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辅拂股肱之臣配焉?(2)折券弃责?(3)侯生乃屏人间语
(4)遂坐上坐,无所诎?(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6)不如决策东乡?
(7)项王身亦被十余创?(8)屈平既绌?(9)离骚者,犹离忧也?
(10)乘埶起陇亩之中?(11)因以文谕项羽?(12)高组常繇咸阳?
(13)博闻强志?(1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1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16)石室金匮之书
A.(1)(3)(7)(12)(14)(16)
B.(2)(6)(9)(10)(13)(15)
C.(4)(5)(8)(11)(14)(15)
D.(3)(6)(8)(9)(12)(14)



5、填空题  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博客”这个新鲜事物出现已经有好几年了,__________似乎都没有像如今这样“火”过——是个人就有,__________都能码上去一堆字,__________这其中,新浪的名人博客的兴起不可不谓是一根引爆力极强的导火线。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断冲击,无法不让人感慨,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大人物们,如今我们__________能如此近距离地窥探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让“粉丝”们好不过瘾。__________,__________把“博客”当做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而言,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人们积极地利用这种网络技术进行更深、更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