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9-24 06:56: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围绕“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这一话题,某班展开了一场辩论,请针对下面正方的观点,为反方补充相应的辩词,要求:①至少使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②100字左右。
  正方:屈原的爱国其实是一种“爱君”思想。当时各诸侯国的争斗,是中国内部的矛盾之争,因为它们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屈原力主联齐抗秦只是为了替楚王争夺全中国的领导权,并非抵御外国的侵略,“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为的是楚王的统治,我们对其不必人为地拔高,称其为“爱国”。
  反方:我方不同意正方否认屈原爱国精神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待两千多年前的屈原,不能苛求他像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观点及胸怀世界的气度。当时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的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忧心如焚,奔走呼告,直至以身殉国,这难道不是爱国的表现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神马都是浮云”“凤姐”“犀利哥”“杯具”“卖萌”等网络词语一夜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
B.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丰富的校园文化,这对学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D.2012年“3·15”,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被曝光销售过期食品,国家食品监管安全司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以防止此类问题不再出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一项是
在煤业联合公司大厦的总入口处,军队的夜间活动仍继续着,?
????
①各种枪械锵锵作响 ②官兵们不断进进出出 ③卡车和摩托车不断地开来
④还听到外国人刺耳的谈话声 ⑤但公司所有的窗户都是黑黑的
A.⑤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④⑤③②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接句必须是军队夜间活动的内容,⑤是整个句子转折的内容,放在句末符
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一个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是过半的中国民众因日本至今没有认真反省侵华历史而对其并不抱有好感。
答:(1)?
(2)?
(3)?


参考答案:(1) 日本至今没有认真反省侵华历史,
(2)因而有过半的中国民众对日本并不抱有好感,
(3)这是一家民营机构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的调查的主要结果。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材料一:八年过去了……
沉重的铁门“当啷”一声打开了。几个穿黑衣服的人走了进来,一言不发地把布鲁诺架起来就走。即使在法庭上,布鲁诺的神色仍然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在法庭上,坐着以残酷闻名的宗教裁判所最高审判员,还有红衣主教、主教和神学家们。
宣判开始了,宣判书说,宗教裁判所的“温和的劝戒”对“异端”不发生任何作用,他“不诚实”而且“顽固”得像魔鬼一样。现在只有把他交给世俗的政权。最后,宣判书向世俗的政权建议:“对异端尽可能惩戒得温和一些,切勿流血。”
布鲁诺的心像给一阵寒风吹过似的,抖了一下。……然而他仍然是平静的,从那破裂的嘴唇里,轻轻地,然而清晰地吐出这样几个字:“我想,你们宣判时怀着恐惧,比我听到这个判决的时候更大吧。”
审判员和主教面面相觑。到这时候,“异端”还没有屈服!
(节选自郑文光《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材料二:忠诚是科学研究的根基。科学研究的关键不是精密的仪器,不是成熟的理论,更不是实验室得到的经费,而是科学工作者脑中的对科学、对真理的承诺。不同于那些伪学术、假科学,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教会关押,迫害长达八年,但仍无法改变他对科学和真理的忠诚。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都能像布鲁诺那样恪守自己的誓言,面对质疑不公甚至打击都坚定不移,这样就能让科技之花开得更加绚烂美丽,也让自己的人生之树愈加傲然挺立。这是人民之福,社会之福,国家之福!
(节选自2011年高考优秀作文)
【小题1】两段材料从表达上看,区别在哪里?将素材转化为议论文论据有什么基本要求?(6分)
【小题2】将第一则材料转为用第一人称叙述。(6分)(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小题1】区别:材料一以记叙、描写为主,生动形象地刻画布鲁诺勇敢无畏,对科学真理的忠诚。(2分)材料二以议论为主,以“布鲁诺恪守誓言”的典型论据论证了“忠诚是科学研究的根基”的观点。(2分)将素材转化为论据的基本要求:素材的转述应简明扼要,详略得当,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决定取舍。(2分)
【小题2】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简洁、生动、形象。(150字左右)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要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常见类型,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材料一很明显是以记叙、描写为主,材料二是以议论为主;议论文的论据要简明扼要,详略得当,转化时,要根据论点的需要来进行筛选。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解答此题,要知道第一人称“我”是用第一主人公的视角来叙述,因此叙述时,要把材料中的“布鲁诺”改为我。然后把文中的描述性的、议论性的语句也要适当的用心理描写进行表述或者删除不必要的语句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