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4 07:01: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古剑
清·高鹗
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
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
1、咏古剑,但诗中却并未出现“剑”字,试问作者是怎样咏出古剑的意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格,将古剑比作“秋水”和“老龙”,分别写出了古剑出鞘时如秋水般明净的光芒,有如龙吟般跃跃欲试的剑声。(意对即可)
2、诗人以剑自喻,表明心迹,前两句中的“谁明”二字则表明“烈士心”无人理解,古剑不能为世所用;后两句则从被闲置不用的处境展开进一步的描写,以“龙吟”写剑声,写出诗人跃跃欲试、急于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咏岩桂
朱?熹
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①难同调,篱边②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岩?桂
曾?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注]①木末,指荷花。②篱边,指菊花。
小题1:两诗中的“岩桂”有何共同特点?简要概括。( 3分)
小题2:试简要赏析第一首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丽质天成、芳香四溢、卓尔不群、顽强不屈。(3分)
小题2: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追求。(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揣摩“风生碧玉枝”与“粟玉黏枝细”可体会到丽质天成,揣摩“此树独华滋”与“青云剪叶齐”可体会到卓尔不群、顽强不屈,揣摩“攀援香满袖”与“浓薰不如此”可体会到芳香四溢。
小题2: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题干中已明确是细节描写的作用,答题时要注意“攀援”后面是“香满袖”,尤其是“香”的象征意义。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夏夜不寐有赋  陆 游
急雨初过天宇湿,大星磊落才数十。饥鹘掠檐飞磔磔,冷萤堕水光熠熠。
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徘徊欲睡还复行,三更犹凭阑干立。
 ⑴简述诗中作者形象和诗歌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评析本诗在抒发感情方面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形象:一个因心忧国殇夜半难眠的形象,同时又是一个报国无门,老大迟暮而彷徨不安,激情难平的爱国志士形象。主旨:抒发了作者空怀壮志却又请缨无路而老大自伤的愤激之情。
 ⑵前四句渲染了一种冷森阴暗的气氛,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使得一种愤懑不平之气充盈全诗,随后转入抒情,却又点到为止;最后一句以景语结情语,以深夜难眠独自凭栏的诗人自我形象作结,使诗歌具有荡气回肠的力量。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小题1: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
小题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小题4: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参考答案:
小题1: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小题2: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小题3: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小题4: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小题5: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本题解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颓、啼、娥、肱,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对《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
B.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槃》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
C.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
D.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每一首诗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塑造了一位英雄的形象,如凤凰、天狗等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错在“每一首诗都塑造了一位英雄”。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