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4 07:14: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对于少不更事的中小学生,我们理应加强他们生活经验积累和国情知识教育。?
B.强大的整体实力,先进成熟的打法,经验丰富的熟练,使得阿根廷队安之若素,鹤立鸡群。
C.传统伦理道德中我们都司空见惯的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如今已被激烈的竞争冲得无影无踪。?
D.文学家进入创作状态,思绪泉涌,于是笔走龙蛇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据中评社报道,吴敦义“内阁”左支右绌地撑了几天,终于在舆论的压力下,向台湾有关“塑化剂”涉案企业开刀,以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
B.最近,有关大陆部分影星纷纷移民海外的消息备受舆论关注,其中对某些人的演艺生涯也颇有影响,如他们不放弃外籍,会遭网友挞伐,如放弃,则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C.国足主教练杜伊的上任,曾激发了那些断言“中国足球再不出线,我们无话可说”的豪言壮语让人燃起了一丝希望,但国足在与伊拉克队比赛中天花乱坠的动作,则更让人耳边响起,“厄的神呢”绝望哀鸣。
D.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旷野上鸣叫,本来就令人闻而惊惶不安;刚好又碰上夕阳下山,山区渐渐暗黑下来,满目望去,地老天荒,孤单的行人此时此刻自然更加感到不寒而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那时候,电脑“黑客”宁愿把自己披肝沥胆创造出来的程序慷慨地与大家分享,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不过,他们也并不比那些抄袭拷贝别人程序的人高明多少。
B.比尔和保罗·艾伦编写BASIC程序来适应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新电脑,因为各种牌子的电脑千差万别,每种都需要特有的BASIC程序软件。
C.虽然当时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已经蒸蒸日上,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很多电脑公司都在那儿打出旗号,但比尔与父母一向关系亲密,认为不应该远离老盖茨夫妇。
D.他也放了自己4天假,到澳大利亚去旅行,返回公司后仍是一如既往地从早忙到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真是朝不虑夕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艾青正是具备了“诗人应该是典型的事物之敏锐的直观者”的素质,他透过大堰河宽厚善良的一举一动,发现了她的心灵;故而描写得绘声绘色,巧夺天工
B.大堰河宛如一位生活怡然自得的家庭主妇,她始终含着笑立在作者的记忆深处。
C.在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威,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都是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中流露出来的。
D.“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悄悄地走到村边”大堰河的“家里去”,“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