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5 13:01: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倡导并实践诗歌的“三美”理论,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浸透着浓浓的哀愁,沉默的夏虫、康桥,烘托出一种惆怅的气氛。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相传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因为《左传》和《公羊传》、《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________________! (关汉卿《窦娥冤》) 小题2: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 小题3: ___________ ,无复鸡人报晓筹。 (李商隐《马嵬》) 小题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小题6:_________________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参考答案: 小题1:错勘贤愚枉做天 小题2: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题3:空闻虎旅传宵柝 小题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小题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本题解析:默写(1)时,注意“勘”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砧”的写法。默写(3)时,注意“宵柝”的写法。 默写(4)时,注意“涂” “莩”的写法。默写(5)时,注意“知”的写法。默写(5)时,注意“隳”的写法。 点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注意领会含义,圈点强记,边背边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默写时不连笔,规范书写;要注重同音异义词,注重同义异形词;要关注通假字等。该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 (1)《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却投了曹操。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备惊慌勒回马问赵云曰:“前有拦截之兵,后有追赶之兵:前后无路,如之奈何?”这是刘备偕同孙夫人在逃离东吴途中说的话。他们后来安全地离开了东吴。他们是怎样离开的,请简要叙述这个过程。(《三国演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刘备的谋士,并为刘备推举诸葛亮。但因其母亲为曹军所囚,出于无奈而投了曹操。他的母亲因其投曹而自缢。徐庶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痛恨曹操,他在曹营的数十年间,不曾为曹操设过一谋。(意对即可) (2)他们先是拆看孔明的锦囊,后由刘备告知孙夫人,孙权与周瑜设下美人计,是为了囚禁刘备而夺荆州。孙夫人听后大怒,责怪孙权无情,大骂周瑜,亲自出面喝退前来追杀的(徐盛、丁奉、陈武、潘璋等)两队兵马。刘备一拨人马来到刘郎浦,遇上前来迎接的诸葛亮,得以安全离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作答)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参考答案:1)盈虚者如彼 人亦念其家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潦倒新停浊酒杯 3)羽扇纶巾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响穷彭蠡之滨 急于星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请用斜线“/”为下列文言语段断句。(6分) 闻 诸 言 诗 者 有 云 供 奉 之 诗 仙 拾 遗 之 诗 圣 圣 可 学 仙 不 可 学 亦犹 禅 人 所 谓 顿 渐 李 顿 而 杜 乃 渐 也。 (选自《合刻李杜诗集序》明·王稚登)
参考答案:闻诸言诗者/有云供奉之诗仙/拾遗之诗圣/圣可学/仙不可学/亦犹禅人所谓顿渐/李顿而杜乃渐也。
本题解析:这里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这里学生根据文意断句正确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