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5 13:10: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③夜榜:夜航。
(1)请结合具体意境,对“夜榜响溪石”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送人之巴蜀
[明]吴文泰
烟波迢递古荆州,君去应为万里游。
倚棹遥看湘浦月,听猿初泊渚宫秋。
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
若见东风杨柳色,便乘春水泛归舟。
小题1:这首送别诗中,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请简要赏析。(6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5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做文后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长恨歌》作者??;银河化用?故事;石壕村是《 ??》所写的地方;《长生殿》作者是?。诗人这样写的好处是:?
2.“人间自有银河在”的含意是
3.结尾两句诗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作者对马嵬史事的看法是怎样的?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11分)
蝶恋花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探夫途中晚上宿昌乐县驿馆时怀念家乡姊妹而做的。
【小题1】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5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6分)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6分)
(1)①赏读描写山川景物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的雄奇与秀丽,更能让灵魂得到感悟与启迪。如果我们和李白同攀蜀道,就可以感受“飞湍瀑流争喧豗,?”的动人心魄;和苏轼一起伫立长江,就可以体验“ ?,卷起千堆雪”的宏伟壮观;和王勃同登滕王阁,就可以品味“?,彩彻区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明”的清爽明媚。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2)①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文章憎命达”。杜甫的命运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登岳阳楼》中“?,老病有孤舟”都形象地反映了他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