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9-25 13:14: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B.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小幅攀升
C.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D.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有歧义,是“数百位死难者”还是“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不明确。C项有歧义,“别”管到结尾,还是只管“送礼品”?D项有歧义,到底照片是孙燕的,还是她拍摄的,不清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曹操平乱以后,内兴文学,广罗文士,复活诗歌传统,是建安文学的     者。他一生喜爱乐府,所写几乎全是乐府歌辞。这些歌辞虽      汉代乐府古题,却不        古辞古意,而是抒发自己的感受。
A.开发延用遵循
B.开拓延用因循
C.开发沿用遵循
D.开拓沿用因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合并后的优酷土豆将拥有最多元化的视频内容、最成熟的视频技术平台和最强大的收入转换功能,并将给用户们带来最高质量的视频体验。
B.校车安全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以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C.高招艺术类考生的人数有下降的趋势,但艺考招生对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在不断提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
D.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正在筹备在成都建立全省首个灰霾监测站,对灰霾进行严密地监测和详细地分析,从而为灰霾的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偷换主语? C面与两面不搭配? D“提供了”和“正在筹备”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年)重九日,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两个月后,他渡海溺水,不幸英年早逝。
B 诗风旷达,酷似杜甫,与晚唐的另一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称“小李杜”之一的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代表诗作有《清明》《赤壁》等,他的赋和古文也很有名。
C 王维,字摩诘,唐代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擅长写山水田园诗,散文也很有特色。《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散文是写给友人裴迪的一封信,充满了诗情画意。
D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龚自珍,浙江仁和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散文《病梅馆记》同样抒发了对清朝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不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诗风酷似李白)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地震是人类遭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发性最强,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预测、预报一直备受关注。地震预报是政府以减少公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标、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责任行为。因此, ??。在各省市,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省政府,在北京,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国务院。
如果把地震看成地球上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既然有规律,就应该能够被认识,但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若干阶段,目前还不能从整体上预测、预报地震。
因此,可以这样问答:人类何时能够预测、预报地震??_。


参考答案:(6分)示例: ①地震预报是有发布权限的(或者:地震预报的主体只能是权威的政府部门)②那么地震就应该遵循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或者:而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是有规律的)③这一天虽然还遥远,但非无期(或者:应该是在将来的某一天,但现在还无法做到)(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文段的中心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①前面是因此,由此看出是一个表结果的总结句,后面有分别解释了省市和北京的“权限”,因此此处填写的应是强调“地震预报的权限”的句子;②后面是“既然有规律”可知此处强调的应该是“地震的规律”; ③前面的句子强调有规律,但目前不能整体预测,后面的总结句应进一步强调“地震的可预测性但目前不能整体预测”。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