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⑵长桥卧波,??复道行空,??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4)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比较阅读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⑴这两首唐诗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眼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意即“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的多”。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的宽广襟怀。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⑵同意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的多。原因是①从意象的选取分析,孟浩然诗的意象仅限于云梦泽、岳阳城,而杜甫诗的意象则拓展到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在内;②从“炼字”的角度分析,杜甫诗中“坼”“浮”两字炼得好,广袤千里的吴楚两地就是因为有了这两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之上缓缓行进,这景象何等恢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口 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小题1:结合诗句,分析首联表现了望海楼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对比写景,请具体结合诗歌说明。(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人自远方仰视望海楼,先以镇江城在“云间”和“近青天”衬托望海楼,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楼的根基,无垠的天宇是楼的背景,极写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小题2:这一联写景自楼内向外远望,红日、白烟形成色彩的对比;画角、沧州形成听觉和视觉的对比;红日落处、白烟起处形成远近和趋向的对比,把它们融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米芾的诗题为“望海楼”,而从楼所踞的城池写起,这是为望海楼铺设高接云天又有雄奇之概的地理环境。于是第二句开始写楼,楼而能“飞”是形容楼高如同凌空架构,又是形容楼檐上翘,楼体大有飞腾之势。这首诗的首联“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是写望海楼的高峻雄奇。这里的望海楼是指宋时在镇江城内望海楼,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远看铁瓮镇江与云天相连;近看望海楼,屋檐翘起,如五色雉飞翔,危楼高百尺,直插飘渺仙境之中,楼名“望海”,镇江虽江尾海头,但毕竟补课望,这里为“望海楼”,也极言楼高。为了衬托望海楼之高,先写镇江城,也为百尺望海危楼铺垫了一个宏阔的背景。
小题2:就在诗人尽情观赏、兴致勃勃之际,黄昏来临,远处传来阵阵的画角声,像在催促红日西沉。日落了,平静的江边升腾起白色雾气。这一联写景是自楼内向楼外远望,视线随地平线延伸。颈联转入写景,且多角度对比写景,不过此时的景突然间消失了那种雄奇而变得凄厉,“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画角是古代管乐器。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沧州”是指滨水的地方。夕阳在呜呜的画角的催促下渐渐下沉,远处幽静的江边弥漫着白烟。不禁让人想起“长河落日圆”和“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境。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
(1)吕布在白门楼被缢死前曾说过一句话:“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吕布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所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100字左右)。
(2)在等待了七年以后,欧也妮终于收到了查理的信。激动得不能自已的欧也妮读完信后,巴尔扎克这样写道:“可怕呀,好比天塌地陷!船沉了,在希望的茫茫大海上没有留下一截绳索,一块木板。”
叙述这封给欧也妮巨大打击的信的内容。
参考答案:(1)吕布希望刘备替自己向曹操求情。当初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助。吕布请双方一同赴宴,提出通过射箭方式决定两家战或和的方案,双方都同意。最终,吕布一箭射中辕门外画戟小枝,使得双方罢兵,替刘备解围。
(2)查理的信告诉欧也妮,他已经发了财,为了得到侯爵头衔和社会地位,他要与奥勃里翁(或“一个贵族的”)小姐结婚,(3分)并随信寄来一张8000法郎的汇票,作为给欧也妮的回报,(1分)同时要欧也妮交驿站邮寄交还他的梳妆匣。(1分)
本题解析: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知识点的考查。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里都是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考查(1)《三国演义》中“辕门射戟》(2)《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的绝情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