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2017-09-25 13:43: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论语》名句默写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2)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种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诗人陶渊明发自内心的呼喊,它表明诗人归隐的原因就在于家里的田地无人收拾,同时也说明他是一个热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的人。
B.“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C.《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集中概括了滕王阁所处的雄伟地势。
D.庄子认为要达到“逍遥”之境,则应“无所待”,这反映了道家消极避世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既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又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理反映。



3、其他题  下面十首诗各属于哪一类?试在横线上填写诗题号码,在括号里填写诗的类别。(4分)
①《木兰诗》 ②《琵琶行》 ③《有的人》 ④《女神之再生》 ⑤《沁园春?长沙》 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山民》⑧《静夜思》
(1)③④⑤⑦是(   ) ,    是(   ),其中   是律诗,   是绝句。
(2)          是文人创作的诗歌,      是(    )
(3)           是抒情诗,①②是(    )



4、其他题  写出下列空格中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2)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3)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4)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5)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叫嚣乎东西,______________。(柳宗元《捕蛇者说》)
(7)过而能改,______________。(《左传》)
(8)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__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3)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4)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5)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6)______________,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7)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8)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9)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将进酒》)
(10)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