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
约翰福音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有一天,耶稣在圣殿里讲道,几个企图找把柄陷害他的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带来了一个女人,问他:“这个女人在行淫时被抓到。摩西法律规定,这样的女人应该用石头打死。你认为怎样?”耶稣弯着身子,用指头在地上画字。那几个人不停地问,他便直起身来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说了这话,他又弯下身在地上画字。所有的人都溜走了,最后,只剩下了耶稣和那个女人。这时候,耶稣就站起来,问她:“妇人,他们都哪里去了?没有人留下来定你的罪吗?”
女人说:“先生,没有。”
耶稣便说:“好,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别再犯罪。”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我总觉得这故事里面隐着些教育的机智,范梅南在《教育机智》中说:机智表现为克制;机智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 机智保护了那些脆弱的东西,防止伤害; 机智使好的品质得到巩固和加强; 机智用沉默来调和; 机智在心灵留下痕迹; 机智产生自律;机智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感觉耶稣如果能当老师,他应该是个不错的老师。他多么机智地既击败了经学教师和法利赛人陷害他的阴谋,不但救了那个女人的性命,而且教育了她,更重要的是,还破除了犹太教的一条残酷的法律。
写作立意可以为机智,也可以为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为唤醒灵魂。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阳台上的丝瓜
阳台上栽了一棵丝瓜,有一天,孩子发现藤上开了两朵粉黄色的花,母亲要将这两朵花摘掉,孩子大惑不解。母亲说:“离根最近的、开得最早的花虽然漂亮,让人看着高兴,但很难结瓜。按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结的瓜个儿大才是,可是丝瓜藤的目标是向上、向远方延伸,它要铆足劲儿心无旁骛地将力向前面输送。这两朵花离根最近,反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摘去它们,藤才不会分散精力,力就通畅了,后面的花越开越欢,瓜越结越大。不信,你留下它们自己观察吧。”
孩子将信将疑。不久,母亲的话得到了验证,那两朵花也凋谢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电灯是谁发明的?”
“是爱迪生。”
“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
爸爸顿时哑口无言……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上课了,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第一’和‘第二’的问题。”同学们都看着老师,一时不明白老师的意图。老师就问同学们: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峰?”大家哄堂大笑,大声回答道:“珠穆朗玛峰!”老师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于是老师又接着说道:“同学们,‘第一’和‘第二’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你们都只记住了第一高峰,而不知道第二高峰呢?”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老师的话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又怎样对待“第一”和“第二”呢?
要求:①可写记叙文,结合个人经历、学校近期活动写人记事,畅谈感悟;也可写议论文,根据材料提炼观点,阐述见解;
②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记 住 第 二
金牌背后,有辛勤的汗水;银牌背后,同样有坚毅的眼神……——题记 正像我们只记住了第一的高峰,却忘记了它身后的第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只关注鲜花和掌声簇拥的第一名,却往往忽略了与胜利失之交臂的第二。 然而,我们真的应该忘记第二吗? 或许第二付出的艰辛不逊于第一,或许第二尝过的泪水不少于第一。
古语云:不以成败论英雄。 就让我们记住第二,为第二喝彩! 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而他的身躯却永远那样高大,坚毅。夕阳西下,落日低垂,夕阳照映着他手中宝剑的寒光。滔滔乌江,如同他翻涌的思绪。“天而亡我,我渡何为?!”从博浪沙到巨鹿,从泾阳到垓下,他追忆着自己的人生旅程。“藉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而西,今无一人而还,纵彼不言,藉独不愧于心乎?”面对战败,他将责任揽于自身,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英雄属谁?霸王举剑,留给历史一个屹立的背影。 或许在楚汉争霸中,他只做了第二;但面对失利,他拥有的是胆气和坚定。于是,他被人们记住,民间依旧流传着他的故事,流传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绝唱。
或许很多人还记得那样一对冰上的精灵。张丹,张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他们留给世界永久的赞叹。在都灵的赛场上,两只翻飞的蝴蝶,在冰上尽情舒展着翅膀。“抛四周跳”,一个惊艳世人的高难度动作,扯起了所有人的眼光——无奈动作失利!但当观众为之惋惜,以为张丹受伤放弃比赛之时,这对精灵再次站到了场地中央,继续他们的表演。最终,他们只获得了一枚银牌,但全场长达数分钟的如潮的掌声,昭示了在世人心中,他们已是真正的王者!这对第二,永远为我们所铭记。
渺远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让许多姓名留于史册; 激烈的体育赛场上,我们不以成败论输赢,让许多瞬间记于心中; 漫长的人生旅途里,我们既要看到光彩夺目的第一,也不要忘记第二,因为许多第二也是胜利者。 所以,铭记第二,尊敬第二,求教于第二。 当然,我们最终要做的,是超越第二。
本题解析:从材料看此材料探究的问题是第一和第二的关系,可从以下角度立意:从“第一”的角度:勇当第一(做人要敢于超越自己,人生需要不断进取);争做王(强)者; 做最好的自己; 敢为人先 ;不要总是盯着“第一” ;没有永远的第一 。从“第二”的角度:不要忽视配角 ;甘当幕后英雄;甘居人下 。从“第一”和“第二”的角度: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崇敬“第一”,尊重“第二”。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刘翔,12秒88。一个挑战人类极限的成绩,但在激战过后,刘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师傅告诉我,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又回头了,大概是习惯性的动作吧,原本我可以跑得更快。”
是的,生活中人们面对自己的成功时,往往心存遗憾,认为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请以“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为话题作文。
参考答案:
秋天不回来
秋天的最后一片叶子飘落下来,无声。深邃的夜空中,一弯残月悄悄地爬上树梢。
“咳,咳……,丫头回来了,学习怎么样呀?怎么又瘦了?这么大了也不知道心疼自己。”爷爷一边咳嗽,一边用关注的眼神看着我。我一边端详着瘦弱的爷爷,一边小声答应着,眼泪朦胧,我真的不想让爷爷知道我哭了。
爷爷的病是秋天患的,刚开始大家都没觉得那么严重。爷爷总是说,“没关系,过两天就好了”。而到医院检查后,用爷爷的话说,是让医院赶回来的,因为医生诊断爷爷的病已到晚期。刚开始,我没在意,依旧一个月回家一次,每次都去看望一下爷爷。而今,爷爷的脸已如秋叶般的蜡黄了。
好容易盼到短暂的假日,我终于又见到了爷爷,可是,我已几乎不敢靠近他了,因为爷爷太瘦弱了,令我害怕。出于孝心,出于亲情,我尽力给他讲学校里的趣事,让老人家高兴,他也偶尔会像以前那样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可明显没有以前那么有力了。不知为什么,我们都沉默了,那是漫长的寂静,空气好像凝固了,我清楚地听见了爷爷沉重的叹息声,一会儿又变成抽噎声,于是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爷爷说:“丫头,别哭。爷爷平日对你关心不够,但有一个心愿,希望你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我死后,你也不要哭,只要考上大学,就是对爷爷最好的回报。”我依偎到爷爷身边,躺在他的怀里,好想闻闻他的烟草味,再调皮地扯他的胡子,敲敲他的光头,或者骑在他伟岸的肩膀上,可是,现在不能了。爷爷说,他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我和弟弟,他好想看到我考上大学,然后坐在彩堂上吃弟弟的喜酒,听孙儿叫他“爷爷”,可是……
爷爷累了,他睡了,我轻轻地走出去,悄悄地推上门,可我依然舍不得走。抬头看天,只有几颗黯淡的星星凌乱地挂在天上,无力地闪烁着,然后一颗流星滑过苍穹……
两个星期后,我请假回家……,爷爷安眠了。奶奶说,爷爷走的那个晚上,还念叨着我……一时,悔恨、自责、愧疚一起涌上心头,我本可以端碗茶给他喝,本可以给他讲故事,本可以……
那晚,我站在街上,四处遥望,我不知何处能寻到老人家的灵魂。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简评:本文围绕悼念爷爷这一主题,以与爷爷的两次见面为材料,表达了对爷爷深切的怀念之情,结尾处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叹催人泪下。在写作手法方面,作者重视细节描写,特别是对病中爷爷的肖像和语言描写,生动逼真,感人肺腑。恰当的环境描写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开头一句“秋天的最后一片叶子飘落下来,无声。深邃的夜空中,一弯残月悄悄地爬上树梢”,即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抬头看天,只有几颗黯淡的星星凌乱地挂在天上,无力地闪烁着,然后一颗流星滑过苍穹……”更暗示了爷爷即将离开人世。
主题明确、选材贴近生活、人物描写细腻、环境描写恰当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本题解析:古希腊的一块山崖镌刻着至理名言:“如果你想健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刘翔先以12秒91的成绩展现了龙的传人的风采,令世人刮目相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强自励的刘翔不满足于这个由他创造的成绩,他要挑战自我:训练场上汗水浇灌,赛场上风雨磨砺,心凝神聚,蓄势待发,终于在巴黎赛场以12秒88的骄人成绩一领风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众山小。”当人们沉浸在庆祝刘翔取得优异成绩的喜悦气氛中时,刘翔却显得格外冷静清醒:“原本我可以跑得更快”,但因“习惯性的动作”使然,在“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又回头了”。
这则材料要求以“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为题作文,要求明确,言简意赅。我们可以对这则材料作一剖析。
首先,命题明确,主旨清楚。以“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为题,直接呈现题目,不拐弯抹角,减少了因阅读材料把握信息不到位而造成的失误,也避免了因拟题不当偏离主题而出现的偏差。凸显主旨,降低审题难度,为学生的思考写作提供方便。
其次,以实击虚,弛张有度。材料中的“我”亦实亦虚,既是刘翔,又不是刘翔。我们可以由摘取12秒88桂冠的刘翔联想到和刘翔一样不经意间做出“习惯性的动作”而影响最佳竞技水平发挥的人。取类设譬,驰骋想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不也曾不由自主地做出“习惯性的动作”而影响了质量和效率吗?遗憾的是,我们做出了“习惯性的动作”尚不自知,更谈不上自我反省。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再次,仔细推敲,思维严密。阅读材料,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保持思维的严密性和分析问题的客观公正性。刘翔做得不好吗?不是。刘翔取得12秒88的成绩,震动世界体坛,他做得很好,这不容置疑。但他面对公众,冷静地反思,坦言“原本我可以跑得更快”,流露了对那“习惯性的动作”的痛责情绪。推敲“原本”、“更快”、“习惯性”等关键词语,可以激发你的联想和想象,进而挖掘出词句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