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一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这确是切身经验之谈。
B.“民主”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又译为“惟民主义”、“民主主义”,最后“民主”一词才通行。
C.这首诗将两种相互对立的行为——“离别”与“相逢”,两种不同的情感——“伤心”与“庆幸”平列,展示爱情的美好与纯真,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D.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自己的感悟。(40字左右)
一头驴跑进羊群里,它看看自己再看看羊,觉得自己高大许多,就昂起头,很自豪地说:“孩子们,你们看见没有?我比你们高出一倍还多。我不仅长得高大魁伟,我的智慧和勇敢也是你们不可比的。如果我愿意的话,早就当上了百兽之王。”
驴正在得意地说着,忽然传来狼嚎声,高大的驴听说狼来了,赶快趴下,拼命往羊群里钻,恨不得把身子缩得比羊还小。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那些在弱者面前自夸的人,其实大多是外强中干的懦夫;
现实生活中,往往越无本领,越爱表现自我。(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每一本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每个角色均有唱有白。
B.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C.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D.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自行车,这个在我们生活中传来传去的符号,它被一个叫“偷”的恶习串联着,使它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寓言。有人偷了我们,偷了我们的财富、机会或者生活,也许还有信念和希望,①____没有一种公平机制为我们寻回自行车,我们②_____(对某物或某人没有任何办法),趋利避害的选择是又去偷别人的。这可能是一条食物链,或一种恶性的循环,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互相加害,环境就是这样操弄着我们的命运。可怕的是这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1)在①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____(1分)
(2)在②处填入一个成语______。(1分)
(3)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加以改正。(1分)
改正:?
参考答案:(3分)(1)但,但是,然而(1分)?(2)无可奈何,迫不得已,无计可施,无能为力(1分) (3)删去“使它”
本题解析:(1)考的是语言连贯。仔细阅读文段,发现第一个空前后句关系是转折关系,所以应该加一个表转折的关联词。(2)考的是成语的准确应用,而且括号里有提示,我们就可以找出一个能表示“对某物或某人没有任何办法”的成语即可,像无可奈何,迫不得已,无计可施,无能为力都行。(3)是病句修改,后半句承接前半句的主语“它”,而“使它”的存在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因此要去掉。
点评:该题虽然只是一道题,但是却同时考查了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成语的准确应用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所以说这道题出得不但新颖,也很实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委婉的一项是
A.关于这件事的内情,你不妨对我讲讲。
B.你能不能把这件事的内情告诉我?
C.请把这件事的内情告诉我,好吗?
D.把这件事的内情告诉我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是肯定的语气;C项虽用了问句,但仍有命令的语气;D项用了祈使句。以上三项语气都比较强烈。B项用了询问的语气,比较委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