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A.查考史实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从正史中查,然而正史材料分散,一事分见多处,反倒不如查找类书便捷。 B.从《四库提要》类书小序可知,类书不属于经史子集任何一部,它从来都是被当作工具书而使用的。 C.《册府元龟》是唐宋时期的大型类书,它引述史料多为整篇整节照录,因而使很多珍贵史料得以保存。 D.王应麟编撰的《玉海》内容精博、考证严谨,保存了不少早已散佚的史料,所记述的宋代掌故,大多是后来的史志未详说的。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最早起源于我国”不正确,无中生有。
点评:正确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养成精心审题、明确方向的读题习惯。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存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致命陷进,准确审题、明晰答题向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要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要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小题2:试题分析:类书被当作工具书使用是唐代以后。
点评:解答这类题要依据题干找准信息区间,确定展开筛选整理的范围。从确定的筛选范围中的关键词句入手,发掘隐含信息。要先辨别信息,并且与原肢所显露的信息进行认真的比较,从而辨别正误。
小题3:试题分析:结论不当,辞藻华美,讲究形式不是类书的一贯特点
点评:所谓“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是指文章本身没有提供现成的结论,而要通过间接的推断得出结论。当然这个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根据文章的内容,有根有据地得出的。 推断和想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推断就是推测断定,要求根据已知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判断。它属于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理性色彩的特点。想像,就是在原有表象(主要指语言文字的描述)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它属于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创造性和感性色彩的特点。因此,本考点实质上就是增加了对思维方法的考查,要求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多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你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参考答案:1.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意对即可)
2.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意对即可)
3.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本文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意对即可)
4.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青花瓷瓶
史雁飞
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在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客来当东西,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他又低下头继续翻看手里的图片。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很吃惊,自语道,这样的鬼天气,有谁会来当东西呢?
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很瘦,穿得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
“孩子,你要当东西吗?”他问。
“我,我……”小男孩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那你要做什么?”一朵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颤。
“哦,孩子,进店说吧。”男孩从雪里拔出双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一边拍打棉帽上的积雪,一边说:“孩子,那你究竟来做什么呢?”
“我……我妈病了。”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
当铺老板很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你是来跟我借钱?”
“噢,不,不,我不是。”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夜里咳嗽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痨。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男孩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递给老板。
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湮散。
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啊!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老板眼睛盯向男孩。
老板娘听说有人来当青花瓷瓶,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说:“在哪呢?快让我看看。哇,这么漂亮的青花瓷瓶。”男孩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眼神中藏着遮掩不住的慌乱,他躲闪着老板的目光,慌忙说:“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
“你爸爸——那你爸爸为啥不来当啊?”老板问。男孩目光黯淡,说:“我爸老早就去世了。”
“那,是你妈让你来当的吗?”老板娘一边仔细翻看着青花瓷瓶,一边问。男孩低下了头,半天才说:“不,不是,我妈不知道。”老板疑惑地盯着男孩:“你是背着你妈,来当这个瓷瓶的?”
男孩流泪了,默默地点头。
老板娘拿着青花瓷瓶,上下左右地翻看,看着看着,忽然皱起了眉头,赶紧把瓷瓶递给老板。老板接过来,又翻来覆去仔细看了一会,没吭声,拿着瓷瓶走进柜台,然后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老板娘急了,三步并做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你要做什么?你看仔细了,那瓷瓶……”老板温和地看着老板娘说:“我已经仔细看过了,没问题。把这瓷瓶放到你的梳妆台上吧。”
说着,老板把瓷瓶递给老板娘,老板娘半信半疑地边看边向屋里走去。
老板笑了,回过头来对男孩说:“孩子,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你妈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
男孩不解地看着老板。老板说:“噢,我是说,我先付给你一半钱,另一半你下次再来拿。”男孩笑了,说了声谢谢,拿着钱,跑了出去。
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阳光照在雪面上,耀眼刺目。老板眯着眼,看那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男孩再也没来。
又是一个春天,天气格外好,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当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当东西的,赎东西的,出出进进。
一个少妇带着一个男孩远远地走来,走到当铺门口,少妇一下就跪下去了,当铺老板慌忙走出来,看见站在少妇身边的男孩,明白了一切。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2年第12期,有改动)
小题1:小说开头的雪景描写很精彩,这样的描写有何作用?(2分)
小题2:当铺老板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当铺老板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请你对文中画线处的细节作具体的赏析。(3分)
小题4:青花瓷瓶到底是真是假,小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这样的情节安排好吗?请联系小说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开头的雪景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小题2:有同情心,扶危济困,他留下男孩的青花瓷瓶,给男孩救命钱,并告诉男孩钱不够还可以再来拿。性情温和,对男孩和自己的妻子,耐心而沉着。机敏,善于经营,当铺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小题3:形象地写出了老板娘的担忧和焦急,从侧面表明青花瓷瓶有可能是赝品(或仿品、“假的”),也反衬出老板故作糊涂的善良。(3分)
小题4:答案示例1:这样安排好。从老板娘对青花瓷瓶的强烈怀疑,到小说结尾小孩母亲下跪,都已经清楚地暗示了青花瓷瓶是假的,没有必要再给出明确答案。这样安排,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使小说的意蕴更为深远丰厚。(3分)
答案示例2:这样安排不好。小说如果明确指出青花瓷瓶是假的,就能更鲜明地表现出老板拿钱给男孩纯粹是出于帮助人的目的,不带有商业色彩,也能更好地突出主题,有利于突出老板扶危济困的德行。(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很多,一般可从以下方面去思考: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暗示主题、铺垫伏笔等。但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结合文章来理解。本文对雪的描写肯定是为后文小男孩在恶劣的天气下出场服务的。
点评:本题从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入手命题,把握了小说的关键信息,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小说中最主要的信息。但个人认为本答案过于精简,其实本段对雪的描写还是为托小男孩的形象服务的。
小题2:本题难度不大,概括人物的性格可从人物的言行举止入手分析。本文有“机敏”“温和”等直接描写其性格特点的词,还有他对小男孩的态度以及明知青花瓷瓶是假的,但装作不知道,而给小男孩钱等情节,都能较容易地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
点评:小说的人物是最主要要素,考试时一般是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本题虽然难度不大,但还是可以引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读小说必须读懂人物。
小题3:人物的细节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心理、性格等服务的,而本文中的老板娘又是用来衬托老板的,结合这两个方面来思考,回答本题也不是太难。
点评:本题的切入点很好,所选句子既涉及到细节描写,又涉及到衬托主人公的作用。命题者应该尽可能的找到信息丰富、考点多,但内容精简的句子设题。
小题4:小说的结尾有很多种方式,情理之外,意料之中;高潮时结局,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隐藏式结尾;卒章显志结尾等。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要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均可。
点评:这是一道带有探究性质的题,探究小说结尾的优劣,但又不是完全的探究题,它要在符合小说情节、情理的范围内探究。个人认为本答案的第二种观点是多余的,过于牵强。本文应该只能按原文的结尾形式结局,这样才有文学性。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皮肤老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些与个人体质有关,有些则因外界因素影响造成。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过度肥胖或体重不足,更可能造成两种情况交替产生。此外机体各种组合成分.如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及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分配不均衡,也会造成老化现象。吸烟通过对呼吸道的神经刺激能使弹性纤维断裂,尤其会降低呼吸道容量.呼吸道间的氧气会因此减少。大气污染也是侵害呼吸道的主要凶手。药物使用不当难免造成副作用而加速老化。太阳光的辐射线,尤其是紫外线。会渗透进皮肤深层造成破坏。
上述因素都会协助体内各种毒素形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由基。所谓自由基就是机体内循环流动的分子,经由本身能量转换而成的有毒分子。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分子在受到氧电子作用后,会变成自由基,同时也会使其它分子变质成为自由基。
自由基攻击的目标是细胞及其外围。细胞膜便是自由基的第一个靶子.当细胞膜自行修补功能耗尽后.就只能听任自由基进入细胞内部。自由基一进入细胞质就会发散破坏细胞的元素,不正常细胞渐渐形成。最后连细胞核也成了被攻击目标。由于能量规律受到破坏,细胞核中传送出的讯息也有所更改。在此同时,它对细胞外部的破坏也在进行,它使支撑组织变质,特别是会破坏弹性纤维及胶原蛋白,因此便导致人体皮肤老化。
小题1:“自由基攻击的目标是细胞及其外围”,句中的“外围”是指? (? )
A.胶原蛋白
B.弹性纤维
C.支撑组织
D.细胞膜
小题2:文中“氧电子”的形成原因是? (? )
A个人体质的失衡? B.外界光热等影响? C.机体老化而形成? D.分子流动的产物
小题3:准确反映吸烟对皮肤老化产生影响的顺序是? (? )①弹性纤维断裂②降低呼吸道容量?③形成自由基等毒素④促生体内氧电子⑤侵入细胞膜?⑥支撑组织断裂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④③⑥
D.④③⑤①
小题4: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
A.皮肤老化浅议
B.人是怎样变老的
C.皮肤老化的因素
D.加速老化的敌人
参考答案:
小题:选C。
小题:选B。
小题:选D。
小题:选C。
本题解析:
小题:选C。考查词语的范围“支撑组织”。
小题:选B。考查文中重要信息。
小题:选D。注意先后顺序。
小题:选C。A观点不明确。B题目太大。D范围太广。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