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9-25 14:21: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名篇默写(14分)
《兰亭集序》: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嘱客,?,?。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游褒禅山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参考答案: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基础。
B 这批新招的大学生,有农场来的,有边疆来的,有工厂来的,也有来自本市的。
C 我在百货商店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圆规、钢笔等。
D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从内容方面来说,一般有叙事诗、抒情诗、史诗、英雄颂歌、故事诗等,还有一种用诗体对话构成的剧本,叫做诗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D均属不合逻辑,弄错了概念间的关系或概念的划分不当。A句应改为“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中的共青团员”;B句四个概念之间有不少是交叉关系,并列使用不当,可改为“这批新招来的大学生,从工作的单位看,有的来自工厂,有的来自农场;从所在区域看,有的来自边疆,有的来自本市”;D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近来,有人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被一个从树上掉落的苹果砸中他的脑袋突然受到启发才发现的”说法产生怀疑,引发争议。事实是“牛顿并没有被苹果砸中脑袋,而是看到苹果落地”才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皇家学会图书馆和档案馆馆长基思?摩尔说:“这段趣事显然经牛顿本人润色。不仅如此,后人也不停地添油加醋,使故事中的牛顿更加人性化。”请你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这个争议的意义。(3分)
答:              。


参考答案:说明人们对这一重大科学发现的科学严谨的态度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目前的上车旅客数量不多,而出站旅客则大幅增加,多以探亲、商务、务工旅客以及学生客流为主。
B.如果像小品《捐助》里表现的那样,对弱势群体进行变相歧视与搞笑,那么无论是受捐者还是捐献者,都毫无尊严可言。
C.上述建议能否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取决于北约各成员国能否本着合作的态度对该问题认真地进行磋商和谈判。
D.江西正紧紧地抓住建设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机遇,力争以大规划、大投资、大建设推进江西的开发建设,正式吹响江西全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A“多”“以......为主”杂糅。C“建议取得进展”搭配不当,“认真”和“进行”互换位置。D成分残缺,缺宾语的中心语,应在“示范区”后补“的号角”。)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善于读书,常常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B.老校长性情极温和,却是个绵里藏针的人,在原则问题上,他向来是非分明,一丝不苟,对师生要求严格。
C.这兄弟俩性格迥异,一个特别好静,一个特别好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D.妈妈是个不善管家的人,从不从长计议,总是把下一顿的提前消耗,弄得我们全家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