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9-25 14:24: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2)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高》
(3)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并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劝学》
(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7)锄懮棘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2、单选题  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    )(5分)
A.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 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玉闹别扭。
B.宝玉的那块玉正面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反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八个字。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期。当日早晨收拾完毕,宝玉分别拜见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最后来到林黛玉处辞行,遭到林黛玉善意的嘲笑。

E、贾雨村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得知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他的岳父家荣国府帮助。正好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到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不久金陵应天府缺出,贾家便帮他谋补了此缺,贾雨村又上任去了。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采薇》)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却说那孙大圣抬头再看,只见那红云又散,复请师父上马前行。三藏道:“你说妖精又来,如何又请走路?”行者道:“这还是个过路的妖精,不敢惹我们。”长老又怀怒道:“这个泼猴,十分弄我!正当有妖魔处,却说无事;似这般清平之所,却又恐吓我,不时的嚷道有甚妖精。虚多实少,不管轻重,将我着掐脚,摔下马来,如今却解说甚么过路的妖精。假若跌伤了我,却也过意不去!这等,这等!……”行者道:“师父莫怪。若是跌伤了你的手足,却还好医治;若是被妖精捞了去,却何处跟寻?”三藏大怒,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却是沙僧苦劝,只得上马又行。
  还未曾坐得稳,只听又叫“师父救人啊!”长老抬头看时,原来是个小孩童,赤条条的,吊在那树上,兜住缰,便骂行者道:“这泼猴多大惫懒!全无有一些儿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我那般说叫唤的是个人声,他就千言万语只嚷是妖怪!你看那树上吊的不是个人么?”大圣见师父怪下来了,却又觌面看见模样,一则做不得手脚,二来又怕念“紧箍儿咒”,低着头,再也不敢回言。让唐僧到了树下。那长老将鞭梢指着问道:“你是那家孩儿?因有甚事,吊在此间?说与我,好救你。”——噫!分明他是个精灵,变化得这等,那师父却是个肉眼凡胎,不能相识。
1.如何理解大圣“低着头,再也不敢回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僧为何一再责怪孙悟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突出了唐僧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师父莫怪。若是跌伤了你的手足,却还好医治;若是被妖精捞了去,却何处跟寻”这句话你可以看出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劝学》荀子)
(2)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蜀道难》李白)
(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______________;更也,______________。(《论语》)
(4)_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酾酒临江,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