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5 14:32: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将下列五个句子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
我仿佛又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
②那高大魁梧的躯干?
③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
④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
⑤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A.①⑤③②④?
B.②④①⑤③
C.②④①③⑤?
D.②①④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纸账簿西山气势磅
B.舌缠心存幸不屈不
C.江托前后相高瞻远
D.趣桑高气扬桑骂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读音 báo/ bù/bó/bó? B读音ráo/rào/jiǎo /náo? C读音全为zhǔ? D读zhǐ/zǐ? zhǐ/ zh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 ②?,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晨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


参考答案: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窗子也很重要?窗子必不可少),④景色都不(尽)相同,⑤丰富的审美感受。 (每空1分,全对6分)


本题解析:应先明晓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抓住本段的中心句。本段的中心意思是谈“望”的重要性,再根据第一句话这一中心句与上下文,可见①处应填:“望”最重要。②处前有“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此处应谈“居”,再根据上下句间关系,应为:而且即使是“居”。材料的下面几句是谈窗子在“望”中的作用,根据上下语境,③处可填:窗子也很重要。④句前有“从不同的角度望出云”句,是指从不同的角度透过窗户所看到的景色,因而此处可填:景色都不尽相同。⑤处有点难度,此是为总结,是为窗子在望中所起的效果,根据前面“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领起句,可填入“美的感受”类似的句子。
点评:全面复习并清晰了解保持语言连贯的各种衔接手段:话题和陈述角度是否保持一致,句序安排是否合理有序,是否注意处理好言语的呼应与衔接。完整了解全国高考卷中出现过的题型,并掌握其解题思路。重点复习并熟练掌握如何运用言语手段达到表达连贯的有关题型。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苏轼有关画论的文艺随笔,从两段中各概括出一个隐含的成语。(4分)
①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之焉。自蜩腹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4分)
去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二期新馆向读者开放,开馆当日接待读者超过3000人,同时,教育部宣布向全国100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各配送一套《中华再造善本》。这些高端层面的繁荣与发展,让我们满心欢喜,而基层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旧书市场上的卖品,应该是从私人藏书中得来的,也有出版社的积压图书,以及图书馆淘汰的少量图书。但现在旧书市场的大量旧书来自于原先的基层图书馆库存,仅列举以下数例:《郭沫若的少年时代》,“民航北京维修基地”印记;《林家铺子》,“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印记;《艾奇逊回忆录》,“衡水地区工人俱乐部”印记……看看现在的企业图书馆,有几家会购置与专业无关的书籍供员工阅读呢?由于图书价格的上涨和购书经费的相对萎缩,地方高校图书馆添置新书倾向于选购套书,这类书在批发市场上以2折甚至1折的价位向外发货,多为拼凑制作,没有多高的阅读价值,而且校对、印刷质量都很差,里面可能还有很多处错误。用这类图书充斥大学书架,耽误的恐怕不只是在校求学的一代人,贻害也许会很深远。经济尚算发达的华北农村基本上没有图书室,许多乡镇的图书馆也是名存实亡。民政部推行的“农村书屋”工程,配发的图书数量不少,但是远远没能到达农民手里。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以图书库存为代表的文化设施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请分点概括当前我国基层图书馆建设存在的弊端。(4分)
答:                                                                                                


参考答案:原有基层图书馆的图书大量流失,现有企业购书面狭窄,地方高校图书馆图书添置质量低下,农村图书馆名存实亡。(本题4分,一点1分)


本题解析:本题属压缩语段题型。解答此类题要学会给文段分层。根据“但现在旧书市场的大量旧书来自于原先的基层图书馆库存”可概括出原有基层图书馆的图书大量流失,根据“看看现在的企业图书馆,有几家会购置与专业无关的书籍供员工阅读呢?”可概括出现有企业购书面狭窄,根据“多为拼凑制作,没有多高的阅读价值,而且校对、印刷质量都很差”可概括出地方高校图书馆图书添置质量低下,根据“经济尚算发达的华北农村基本上没有图书室,许多乡镇的图书馆也是名存实亡”可概括出农村图书馆名存实亡。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识记字音》..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