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5 15:01: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拿。晚上回来时,拿雨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这样是由于你们过于依仗自己的优势。”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劣势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编述故事,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局里要求给毛驴写个鉴定。
狗熊写上:“头脑迟钝。固执己见。”
狐狸说:“别犯傻了,你不知道上级要提拔他?!”
“哪叫我写什么好呢?”
狐狸写道:“毛驴同志,稳重谨慎,立场坚定。”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编述故事”自然要虚构,而且情节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故事的语言通俗,表现出口语化特征。故事采用说书的开合过渡形式,如“话说”、“且慢”、“再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叙说一般采用第三人称。上面的材料是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寓言故事,所以要根据材料,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添加情节。比如上级为何看中毛驴,狗熊何事对毛驴如此评价,狐狸的应变方法狗熊接受了没有,事情的结果如何,等等。毛驴、狗熊、狐狸的个性鲜明,在故事中要表现出来。故事的内容不可太人格化,最好处于似人非人、是动物又不是动物的两可境地,许多趣味便由此而来。如果编述以人为主人公的故事,情节内容也要适当夸张以增加趣味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饥饿的人追求温饱;贫穷的人追求富有;处于动乱中的人追求安定……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这些追求往往折射出人生的思考,时代的特点。正是因为有了追求,人生才不断地攀升,社会才会不断的进步。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材料的信息有四:追求因身份、地位、处境而不同;追求本身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追求有时代性;追求能促使人和社会的进步。考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立意,也可以多角度综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专家向一群酒鬼宣传酒的危害。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两个瓶子里分别注入酒精和蒸馏水,然后放入两只相同的虫子。几分钟后,酒精瓶中的虫子不再挣扎,而蒸馏水瓶子中的虫子依然活蹦乱跳。专家问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一个酒鬼抢答:“人只要喝酒,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
在生活中,人经常会陷入误区。有时是因为愚昧,有时是因为执迷,有时则有可能是因为热爱……我们应怎样对待这样的问题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选,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材料耐人寻味。酒鬼或许是因为欲望,因为愚妄而那样说,陷入误区(早恋、网恋……)后,我们该怎么办?可以通过故事、论述、抒情甚至写景状物来揭示。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