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5 15:04: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小题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小题2: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滕王阁序》)
小题3:?,隔叶黄鹂空好音。?,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小题4: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醉花阴》)
小题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参考答案:
小题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小题2:落霞与孤鹜齐飞, 渔舟唱晚。
小题3:映阶碧草自春色, 三顾频烦天下计。
小题4:有暗香盈袖,?人比黄花瘦。
小题5:曲肱而枕之,?于我如浮云。


本题解析:此类古诗文默写,要注意生僻字、形似字的书写。题中的“凌”“孤鹜”“频”“肱”较易出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名句默写。
(1)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我贿迁。(《诗经·氓》)
(2)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贰其行。(《诗经·氓》)
(3)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参考答案:(1)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2)渐车帏裳。女也不爽
(3)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
(4)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小题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屈原《湘夫人》)
小题2:闾阎扑地,??;舸舰迷津,??。(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
小题1:洞庭波兮木叶下
小题2: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小题3: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错别字现象,(1)中的“兮”有可能误写为同音字,(2)中的“鼎”、“舳”注意笔画和偏旁,(3)中的“……者……也”不能写丢。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国别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来源:91考试网ZXXK]
A.《窦娥冤》—— 关汉卿—— 中国[来源:91exam.org][来源:91考试网]
B.《李尔王》—— 莎士比亚—— 丹麦
C.《思想录》—— 帕斯卡尔——法国
D.《苏武传》—— 班固 —— 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莎士比亚-英国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文化经典阅读(5分)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
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小题1】翻译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则是泽也                ②天下之民           
【小题2】孟子要离开齐国,却又在昼地停留三天。由这件事可见孟子怎样的思想品性?(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求  ②全
【小题2】①以天下为己任,渴望实现济世的理想;②不轻易放弃理想;③为实现理想,不意气用事、自恃清高(不拘小节)。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着重考查了重要实词的意义。解答类似题目一定要借助语境,“干泽”其实就是干禄的意思,因此“干”就是求的意思;根据语境很容易理解“举”就是全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抓住文中“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就可揣摩出孟子的思想品性。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