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9-25 15:05: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的做法,是制约他的国家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B.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
C.自经济适用房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政策的支持与价格的优势,使其始终处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地位。
D.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体会到一种“侯门似海”的感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训诂怪癖荟粹殚精竭虑
B.狼藉烦躁酒蛊怙恶不悛
C.迄今拱券精采模棱两可
D.告罄蹩脚纯粹沽名钓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应为荟萃,B项应为酒盅,C项应为精彩。字形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形似音异字、音同形异字、音近形似字。字形题的答题方式是先确定如果存在错别字应该是哪个,正确的应该如何去写,然后比较二者的差别,比较的方式是读音、形旁和字义,字义可通过组词、对举、搭配等方式区分。“萃”和“粹”注意形旁的不同,“蛊”和“盅”注意读音,“采”和“彩”可以分别组词区分。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仿照示例,将下列两个字加以拆拼,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有积极意义。(句式不作要求) (4分)
示例 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著地站立了一生。
值:                                                     (2分)
品:                                                     (2分)


参考答案:值:人要站得直,才有价值;
品:所谓“人品”,指的是要经得起众“口”的议论。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要把字拆开,然后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有积极意义。仿写句子应该注意以下十点:一、话题。首先,仿句在话题上要与例句一致,做到材料紧扣观点,事例典型合理。二、句式。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散句、单句、复句等。三、修辞。仔细研读例句所用修辞,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格。四、结构。仿句的句子成分组合方式、修饰限制的构成方式均应与例句相同。五、衔接。所造仿句在语境上、语意上、用词搭配上均应做到与例句连贯自然,相互照应,衔接一体。六、表达。仿句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七、手法。在表现手法上,仿句应运用与例句相同的方法,如象征、比较、抑扬等。八、逻辑。仿句在内容上应做到合乎事理、合乎逻辑。九、情感。在情感的表露或抒发方面,仿句也应与例句的方式相吻合。十、色彩。仿句还应注意在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上与例句保持一致。另外,题干中如有字数要求,则仿句还应注意全句、各分句及各结构成分的字数,均应与例句字数相当。同时,书写方面,还应做到认真工整,无错别字。
考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C.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D.许多地方以较低的价格征用耕地盖起高楼大厦,这给国家不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也给老百姓造成极大的利益伤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为“有……危险”或“会遭到破坏”;C项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的习惯;D项关联语位置不当造成不合逻辑,“不但”应放在“给国家”前。复习中可整理一部分句式杂糅、成分残缺、不合逻辑的句子,以便此种类型的句子在试题中出现时一眼就能看出病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下列每个句子中都有几处选择,把字形有错的一处选出来并加以改正。
我军侦察兵顶着烈日,个个汗流浃背
A.,口干舌燥
B.,突然碰上敌人,真是冤家路窄
C.,今日夹道相逢
D.,又免不了一番恶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狭改为夹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