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淡褪玉砌雕栏失魂落魄亘古不变
B.弥漫恪守教诲言词中肯衣锦还乡
C.缀学精神慌惚声名狼藉迅若流星
D.虔诚瞬息万变苍海桑田脑羞成怒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C缀学—辍学;A、B无错别字;D有两个错别字,苍—沧,脑—恼)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打假,查出来的假货装了三卡车,从假百货到假家电应有尽有。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D.《人类文明史图鉴》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而微的介绍,涵盖了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对历史的分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这里曲解原意;B.望文生义;D.“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此处应用“细致入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B.当时,许峰正在住院,听到有险情,带病走出医院,不顾医生的阻拦,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
C.大量观测的数据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隔半个小时就观测一次。
D.欧盟委员会去年底发表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10个成员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十分悬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B 项语序不当,“不顾医生的阻拦”发生在先,应放到“带病走出医院”之前。D项成分赘余,“十分”赘余,“悬殊”就表示“差距非常大”。
本题重在考查成分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表格,写出结论性的话。(16字内)?
高三B(13)班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统计表
?
参考答案:结论:大多数同学还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本题解析:考查图文转换。图文转换实际上是扩展语句的一种变式。考生要把图表所蕴含的信息(图表的内容,很多漫画图、标识图往往采用抽象化、夸张化的手法表达一定的内涵或讽刺意义。考生要仔细辨读,然后再用简明、连贯的语言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亮更名同,复诣阙上书。书奏孝宗赫然震动,欲榜朝堂,用种放故事,召令上殿,将擢用之。?(5分)
⑵终始知公者叶,虽与文公游,文公不知也。乃郡守周葵早岁便知亮,异哉。?(5分)
参考答案:⑴译文:陈亮改名陈同,再次到皇宫上书。奏章呈上后孝宗非常震动,想要将它张贴在朝堂上,仿效种放上书的先例,召请陈亮召上殿,准备破格提拔任用他。(关键点:“更”“诣”“榜”“故事”“擢”。)
⑵译文:最后了解陈亮的人是叶适,(陈亮)虽然与文公交往,但是文公并不了解他啊。最先了解陈亮的人竟然是区区的一个郡守周葵,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关键点:“虽”“知”“乃”以及“者”“哉”等句式。)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